新冠後遺症的中醫建議

自2019年以來,新冠肺炎所造成的疫情風暴已持續三年,儘管大部分患者可以完全康復,然而臨床上可見有些症狀會持續較長時間或是反覆出現,例如:疲倦、記憶力或專注力下降、呼吸困難、胸悶、咳嗽、食慾不振、嗅覺或味覺喪失、肌痛、失眠、焦慮、憂鬱等。
世界衛生組織WHO調查約有10-20%在恢復過程中會有長期的影響,稱為「後新冠症候群(Post-COVID Conditions)」或「長新冠(Long COVID)」,其定義為自感染起3個月內出現的症狀與影響,持續至少2個月,且無法用其他疾病來解釋。
「後新冠」會影響日常生活與工作的能力,但是目前主流醫學並無特定治療方法。而中醫依據《傷寒論》的「差後勞復病證並治」,溫病學的「溫病瘥後調理」等進行辨證論治,常見中醫證型包含脾肺氣虛、氣陰兩虛、肝鬱氣滯等,以益氣、養陰、清熱、利濕、行氣、活血的治療方向,能幫助患者減輕症狀或縮短病程。
飲食藥膳方面,肺系症狀建議可食用滋陰潤肺的麥冬、百合、白木耳來潤肺做成食膳,以及銀耳蓮子湯、冰糖燉雪梨來幫助改善。腸胃症狀建議可食用健脾利濕的「四神湯(淮山、蓮子、芡實、茯苓)」或食藥同源的百合、桔梗、金桔、黑豆、紅棗、枸杞等煮成茶飲服用,都有益於後新冠恢復期的保健。
另外,生活上也建議保持心情愉悅、充分睡眠、適當活動、注意保暖避免溫差大而著涼、維持個人防護如佩戴口罩,都能幫助身體抗病毒達到最佳效率,亦是減少後遺症的不二法門喔!
作者: 廣慈醫療中心 林榮俊 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