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設條件吸海外客盤活經濟

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及經濟學系發佈2022年最新宏觀經濟修訂預測,團隊作出兩個不同的情景預設:實質經濟增長的基線預測分別收縮26.4%和29.2%;服務出口增長的基線預測分別減少31.3%和33.6%;預計本年度澳門特區政府經常收入分別是333億元和293億元。經濟艱難下,當局不妨重啟開外市場,在防疫政策不變下,創設條件吸引海外客來澳,引活水盤活市場。

眾所周知,本澳經濟多元化難以短期完成,目前仍以博彩旅遊為主,然博彩旅遊產業收入與旅客息息相關,2021年內地及本澳疫情平穩,全年博彩收入為868.63億元,較疫情初期即2020年的604.41億元回升43.7%,這帶給了不少市民希望,惟今年疫情「遍地開花」,鄰近地區及本澳相繼爆疫,通關及檢疫措施不斷收緊,來澳旅客量可以話回到疫情最初點,而博彩旅遊收入可想而知,定必不理想。

在收入大減的同時,支出的費用也不容小覷。特首及經財司司長均稱疫情期間已用千億支援企業及居民,筆者多嘴講句,或確實支援了不少企業,但未必真的支援了居民,消費券模式不過是塘水滚塘鱼,即使政府花多幾百億,最終不過是公帑及居民棺材本都落入部分商家手中,且本澳不過60多萬人口,內循環市場有限。

以筆者拙見,與其塘水滚塘鱼,當局不如認真思考如何引外水來活化澳門經濟。就目前澳門經濟結構,最快最有效的活水仍是旅客,但因疫情關係,內地市場及海外市場似乎成為二選一的選擇,而澳門與珠海往來頻密,絕不能放棄內地市場,以至於來澳旅客與疫情形成緊密關係,有疫情客減,無疫情客也未必增。不過筆者想說的是,內地市場及海外市場並非二選一,魚與熊掌也可皆得。

海外客不來澳,無非「錢」和「時間」,當然調整防疫政策是不可能的,既然隔離時間不可變,當局為何不能從「錢」入手?海外來澳,除居民首次隔離免費,其餘人士均需付費隔離,然而財政收入真的缺這筆隔離費用?與其不停損耗公帑支援企業居民形成惡性循環,不如引來活水盤活市場。

故此,筆者建議當局重新開發海外市場,參考部分國家的旅遊稅政策,若海外客在澳消費達到某個水平,便免除其隔離費用,甚至可以推出玩轉綜合體套餐,又或者將隔離費用按比例轉折成消費折扣券,藉此吸引海外客人來澳。要知道,海外客與內地客不同,他們千里迢迢來澳旅遊絕不可能只逗留一兩天,尤其被困7天隔離完畢後肯定會產生報復性消費,定必花更多時間及金錢在澳遊玩,其食住行的消費能力自然會提高,可以話惠及博彩業、酒店業、餐飲業甚至航空業,當旅客多了,服務需求也隨之增加,自然需要勞動力拉動就業。

南喬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