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遺監測中心年底投入運作 將接入多部門數據監測歷史城區

澳門世界遺產監測中心監測對象涵蓋全澳歷史城區

文化局於美柵街5號設立的澳門世界遺產監測中心將於今年底投入運作,監測涵蓋整個澳門歷史城區範圍,包括 22個不動產、8個廣場前地及 72條街巷的遺產環境。文化局強調,監測中心主要是對世遺建築物進行監察,當局亦會透過不同部門的數據,例如接入氣象局的氣象數據、旅遊局的遊客數據和環保局環境數據等多方面監測世遺歷史城區環境情況。

文化遺產委員會昨上午召開本年度第四次平常全體會議,由文化遺產委員會主席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主持。文化遺產委員會副主席、文化局局長梁惠敏會後表示,是次會議中,文化局就《非物質文化遺產管理指引》,具文化價值的不動產的修復支援,以及澳門世界遺產監測中心的建設情況等事宜向委員進行介紹。

左起:胡祖杰、梁惠敏、蔡健龍會後會見傳媒

文遺會倡引用天眼監測歷史城區

其中,梁惠敏介紹位於美柵枝街5號的澳門世界遺產監測中心建設情況時表示,文化局正按照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編製的建設方案開展工程,預計今年底完成建設並投入運作,監測對象涵蓋澳門歷史城區22個不動產,8個廣場前地72條街巷的遺產環境以更先進的儀器及處理系統、收集、分析、整理和記錄世遺建築的各項數據務求運用數字技術作精細化保護,完善澳門世遺建築保護機制。

文化遺產委員會委員胡祖杰稱,委員會對監測中心設立期待已久,委員讚揚中心利用智慧科技監察世遺建築物和周邊人流情況,委員會並建議讓市民和旅客共同參與世遺監控工作,局方表示會作出考慮。會上委員會建議連接天眼系統增加監測資料,有助處理狀況,相關系統的設置本身已符合個人資料保護辦公室的要求,應不存在影響個人私隱問題。

美柵枝街5號澳門世界遺產監測中心

監測中心設在文化遺產廳辦公地點內,由文化遺產廳負責。文化遺產廳廳長蔡健龍表示,監測中心會重點監測 22個不動產本體,例如建築物有否出現沉降、開裂、傾斜,也會有人流的監測,為此當局會在建築物內安外裝監測儀器,包括 CCTV和沉降儀等。8個廣場前地和及72條街巷的遺產環境則會透過照片對比進行環境數據的收集,當局亦會透過不同部門的數據,例如接入氣象局的氣象數據、旅遊局的遊客數據和環保局多方面監測情況。至於委員會建議接入天眼系統仍需研究。

文化局會在世遺建築增設監測儀

拆古城牆屬緊急情況不擔心開先例

有傳媒關注新設立的澳門世界遺產監測中心沒有將古城牆遺跡等文物列入監測範圍,梁惠敏解釋,監測中心定位是監測世遺建築物和廣場空間,但不代表當局沒有監測其他不動產。

加思欄馬路後方古城牆於6月初受山泥傾瀉導致具倒塌風險,政府部門在7月緊急拆除約 10米古城牆遺跡。有傳媒質疑《文化遺產保護法》第32條規定,禁止拆除法定文物。若要拆除,行政長官經聽取文化局具強制性及約束力的意見和諮詢文化遺產委員會後,以批示核准。但今次當局拆除10米古城牆遺跡時並未有任何行政長官批示核准,除了程序合理性存疑,亦擔心會因此開先河,日後當局可以用情況緊急為由,繞過法定程序拆卸任何文物建築。

梁惠敏表示,引用緊急規定拆除古城牆遺跡,是基於當時山泥已衝入大廈住宅,存在非常危險的緊急情況,有關決定由多個部門聯合作出,不擔心做法會成為先例,強調不可以將這一案例套入其他不動產。當局曾就古城牆遺跡發出意見,周邊工程單位需要提供監測數據,但工程實施時所收集到的監測數據顯示,事發前沒有收到異常數據。她強調,對於受保護建築物的監測和管理工作,當局可以持續優化。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