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戶外站將恆常運作如便利店一樣但非永久性

當局正物色在更多公共地方設置半露天核檢站
本澳進入「穩定期」,當局要求4類重點人群和離家工作人群需定期接受核檢,政府公佈今日起將有12個設在學校和社服大廈的核檢站停止運作,同日新增的8個戶外站和3個一般核檢站將投入服務。衛生局表示,當局正分析核檢的需求量,以規劃今後的核檢站數量,按照現時方向,戶外核檢站將來會是恆常運作,如便利店一樣,但不會是永久,基本上所有設施可隨時搬走。
衛生局傳染病防控處處長梁亦好表示,昨(2)日截至下午3時採樣了57,660人次,當中18,636人次已有檢測結果,呈陰性。8月1日起至昨日下午3時累計已採樣269,162人次。
梁亦好表示,本澳步入穩定期,澳門蛋C館的社區治療中心晚上10時停止運作,全面清潔消毒後恢復作體育用途。紅碼人士可改到祐漢街市公園、仁伯爵綜合醫院進行檢測。
今日有12個核檢站停運
她又宣佈,今(3)日將會暫停12個核檢站的運作,分別是街坊會聯合總會社區服務大樓及11所設置於學校內的核檢站,包括:澳門坊眾學校、石排灣公立學校、鏡平學校(中學部)、聖公會(澳門)蔡高中學、鮑思高粵華小學、廣大中學、培正中學、利瑪竇中學、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二校、澳門浸信中學、澳門理工大學懷遠樓展覽廳。
同步於今日啟用11個新的核檢站點,其中8個是戶外站,包括:黑沙環公園(近黑沙環衛生中心)、祐漢新村第四街休憩區、花地瑪教會街休憩區、勞動節巷、何賢公園(中華民族雕塑園)、康公廟休憩區、南灣湖白帳篷、黑沙環公園(近摩托車檢驗中心);另外3個是一般站,包括:塔石藝文館、黑沙環青年活動中心、石排灣臨時衛生站。
戶外站可選鼻咽採樣
有居民反映現時的戶外站只提供口咽拭子採樣,被問到會否增鼻咽拭子採樣讓居民選擇?梁亦好表示,戶外站現時提供口咽拭子採樣,這是考慮到市民傾向接受口咽採樣的意願,而室外用口咽檢測亦較室內安全。戶外站採樣人員兩種採樣方式均已掌握,現場亦會提供鼻咽拭子採樣,由市民選擇。
當局正分析核檢的需求量
當局大量增加核檢站受質疑是浪費公帑,山頂醫院醫預主任李偉成解釋指,近兩天各核酸檢測站的主要服務對象是重點人群、離家工作人群及需進入特定場所的市民;當局正分析核檢的需求量,以規劃今後的核檢站數量。長遠而言,當局會物色一些相對恒久的地方,例如在一些公共地方設置半露天核檢站,以代替學校、運動場等早前全民核檢期間所使用的核檢站場地。今後設置核檢站的目標是分散在不同區域,且區內居民可步行前往,更為便利。同時,除了一些恆常核檢站,未來應會有更多較小規模的核檢站。
李偉成表示,按照現時方向,戶外核檢站將來會是恆常運作,如便利店一樣。他亦提到,每次免醫觀通關的首幾日核檢需求量較大,因為滯澳較長時間的人員要回珠海,這時會衡量核酸檢測量應付人流需要,避免人群聚集,並盡快提供合理的核酸檢測時間。
戶外核檢站某程度佔用公共休憩空間,減少居民活動空間,李偉成稱,當局會平衡抗疫需要及市民休閒活動需求動態調整,透過巡視了解核檢站運作情況、使用的便利性和對居民的影響,他強調戶外站不會是永久的、設置後就不變,基本上所有設施可隨時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