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形制介紹- 明(四)

這一期開始講明制男裝。明式的褲(目前多以定陵出土的明褲版型為參考),這是男女款皆有的,在傳統穿搭層次中,無論男女都是應該穿著襯褲打底,不能直接穿裙裝的。

男子衫襖,衫襖為第一、二層的衣物,一般第一層為汗衫,豎領大襟短衫和豎領對襟短衫男女皆可穿著。第二層衣物多數為保暖目的而添加。男子下身除了穿著褲以外,也會著裙裝,但是一般只做為下身打底襯裙穿著(裙長一般較短),在外會穿道袍、直身等蓋住裙裝。男子裙裝(兩片式結構)可參考江蘇江陰葉家宕明墓出土文物,江蘇泰州劉鑒家族墓出土文物和胡玉墓出土文物。

明制男子的直身與直裰,直裰起源於唐代,從宋代開始流行。僧侶和學者經常穿著直裰。在明代,直裰的風格發生了一些變化,並在文人和士大夫中廣為流行。主要特徵是兩側有衩,狹義上沒有擺。直身是明代的一種重要服飾,與道袍,直裰一樣是明代士人所穿著的重要服飾。這兩者區別在於直身有外擺,而直裰一般認為通裁開衩,無外擺。明制道袍也是經典的男裝,是一種起源於中國元明時期的服飾,也可以用作平民男子的襯裡長袍。道袍的特點是右角撐片,兩側均開叉,擺在內側,領口通常飾有白色或純色領子,袖子是寬大的琵琶袖,衣身可以用宮絛等系住。明式的搭護為直領右衽,領口綴白色護領,短袖或無袖,衣身兩側開衩,接有雙擺,常襯於圓領袍、直身之下,或可單穿於道袍之外。

明初的搭護為收褶式,到了晚明發展為直擺式,在胡玉墓出土文物中發現有肩褶。明代男子的首服(頭飾)常用網巾束髮,再加四方平定巾、飄飄巾、六合一統帽等。

作者簡介:

堂主

「大灣區漢服節」發起人、「傳統漢服文化歷史與發展簡介」導師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