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形制介紹—唐代女子服飾妝容審美變遷(下)
盛唐時期 (永徽元年到天寶十四年,即650—755年)。隨著女主時代的落幕,女子穿衣風格也逐漸回歸內斂。此時唐國力鼎盛、社會安寧,女子身形逐漸豐腴,唐代「以胖為美」的審美開始形成,服飾偏向衣袂飄飄,寬大華美。長裙系於胸線之上,在裙頭打褶,讓裙子更為蓬鬆。在唐代絲織品技術進步和種類繁盛的基礎上,輕薄透光的衣料受到了女性青睞,肩背和手背的肌膚隱約可見,雖不袒露,卻展示了另一種含蓄的身體之美。盛唐時期,女子妝容也再度柔和起來,比如眉毛就由飛揚的涵煙眉變為了柳葉眉,紅暈掃至臉頰呈現出醉酒的美感;花鈿也不再佔據大面積,而是換成了小巧精緻的珍珠等;髮型也偏向鬆散慵懶的倭墮髻,倭墮髻是墮馬髻的變體,墮馬髻是魏晉時期流行的一種髮型。
安史之亂後進入中唐時期,藩鎮割據局面開始形成,社會各階層都在試圖消弭安史之亂帶來的傷害,服裝上徹底拋棄了緊窄的「胡式」,大袖變得流行,袖口寬大程度是初唐時期的兩至三倍。衣衫式樣一改盛唐與武周時期的大膽奔放,奢靡享樂之風開始盛行,宮人女子時興在頭上佩戴更多的髮飾,風格開始轉向華貴雍容。由於戰亂,中唐開始流行一種名為「鴛鴦眉」的眉形,看上去似蹙非蹙,宛如啼哭狀,似乎在愁哭國破家亡的悲痛,唇色也開始摻雜一些烏色。這一時期的髮型很特別,流行高髻危鬢。到了晚唐時期,此時裙裝大多裙擺寬而長,女子開始在裙腰上加縫一段寬花片(由於無文物出土,僅由畫作推測無法得知此類裙裝內部結構,現多數商家根據《簪花仕女圖》設計出的「訶子裙」為高度存疑)。
做為禮服的翟衣演變成了「大袖披衫」,長度一般等於身長,領口直垂而下,輕薄而無華彩。此時國家動盪,不論平民女子還是高門貴女都不能表現得歡欣愉悅,因此妝容重新回歸唐初時期的清麗,此時最流行的是小山眉。
關於這兩期提到的花鈿、妝容、髮型、眉型等,收到讀者來信表示想詳細介紹一下,敬請期待。
作者簡介:
堂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