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成受訪者失業長達半年 兩成多人對未來一年就業前景感悲觀
群力智庫及街總昨(3)日發布「本澳居民就業前景與信心指數追蹤調查報告」,疫情期間,受訪居民面對的工作的壓力首三位分別是「擔心遭解僱」(23.04%)、「被迫放無薪假或半薪假」;有近43.94%的受訪者表示失業近三個月,失業三個月至半年佔27.27%,而失業長達半年或以上則佔近三成(28.79%) (17.21%)、「開工不足」(15.12%),佔總體的55.37%。群力智庫反映,由於周邊地區疫情、賭廳結業事件疊加,令居民對於就業及經濟前景感到憂慮,25.96%受訪者對未來一年澳門就業前景持悲觀態度,悲觀指數亦比疫情之初高。
居民面對的工作壓力首三位
研究團隊於今年3月19日在澳門採用街頭抽樣方式收集數據,收回有效問卷959份,有效率為99.07%。疫情期間,受訪居民面對的工作的壓力首三位分別是「擔心遭解僱」(23.04%)、「被迫放無薪假或半薪假」(17.21%)、「開工不足」(15.12%),佔總體的55.37%。其次分別是「被要求減薪」(11.89%)、「失業」(6.88%)、「擔心職位被外僱取代」(6.47)%,只有13.03%的受訪者表示「工作穩定,沒有壓力」。有43.94%的受訪者表示失業近三個月,失業三個月至半年佔27.27%,而失業長達半年或以上則佔近三成(28.79%)。
居民對就業前景信心不足
失業人士對於就業前景感到悲觀,78.79%受訪者表示「無咩信心」和「完全無信心」於半年內找到作,「幾有信心」佔19.7%,稱「非常有信心」的僅佔1.52%;亦有 28.88%受訪者表示對工作或生活感到「十分憂慮」,稱「一般憂慮」者佔69%。就「對目前疫情及社會情況的就業信心指數」,選擇6分或以上的佔52.02%,評分在5分或以下則為47.98%。51.41%的受訪者對本澳未來一年的就業前景持觀望態度,25.96%持悲觀態度,僅22.63%持樂觀態度。
促做好經濟循環
調查亦對受訪者放無薪假情況作了解,超過32%的受訪者表示疫情期間被迫放無薪假或半薪假,或開工不足;即使工作暫時仍然穩定,亦有超過4成的受訪者擔心遭到解僱、減薪或擔心自己的職位被外僱所取代。街總社區經濟事務委員會主任李卓君表示,受訪者旅無薪假的情況反映出受疫情持續影響的原故,本澳目前的就業市場環境氣氛存在眾多不明朗因素。影響居民消費意欲的同時,亦對中小企的日常營收造成不少打擊。長此下去,難保不會考慮削減人手,進一步壓縮營運開支。加上疫情已持續超過兩年,且暫時仍還看不到盡頭,本澳居民在經濟上早存在不少壓力,在社會經濟環境持續欠佳的情況下,市民無法不對自身職位的穩定性或未來前景存有疑慮、感到擔憂,從數據上亦可以發現,疫下感到壓力或憂處的受訪居民百分比明顯較前次調查增加,反映疫情持續增加居民的身心壓力,影響居民的身心健康、使居民更容易產生或出現不良、負面情緒的同時,亦為本澳社會環境氛圍帶來負面影響,形成惡性循環。
由於居民對現時的社會環境均有不少憂慮,且對自身的工作穩定度存在不少被動的不確定性,李卓君建議,擴大及優化以工代賑計劃,以職業為導向,協助僱員轉工,同時推動通關安排,帶動經濟氛圍,以改善本澳整體社會經濟環境,使中小企更能夠有條件創造更多職位空缺,讓居民得以尋找到適合的崗位、擁有較穩定的工作和經濟收入,以維持日常的開支和生計,維持生活。
建議制定精準幫扶政策
立法議員、群力智庫副理事長顏奕恆建議,儘快推出新一輪經濟援助措施,加碼推出電子消費計劃,適當延長其使用期,監管物價;制定精準幫扶政策援助弱勢,優先協助貧困家庭、零就業家庭、以及就業困難的居民,如提供家庭津貼、照顧者津貼等,支援受疫情重創,或深受防疫措施影響的居民渡過難關;重推多層次組合式減稅退稅計劃,優先支持中小微企,重點支持一些受疫情嚴重影響行業,例如旅遊業、手信業及其相關從業員的稅項減免,考慮延續「企業援助款項計劃」,按僱員規模人數,發放一次性的援助款項;並建議將今年1.4萬元的職業稅退稅上限調升至2萬元。
針對失業人士,他建議,增加對本地失業人士的支援,優化就業配對培訓,做好求職追蹤關懷工作助居民就業;觀察市場需要開展相關培訓課程,掌握本澳未來勞動市場趨勢,包括未來新興產業的人員需求,開展更多類型的技能培訓課程,協助失業人士持續提升自身競爭能力,或按自身能力進行轉職;強化就業優先導向,持續監察就業配對情況,致力提升就業配對成功率,同時為深合區就業創設條件;以及完善外僱退場機制,優先確保本地人就業,積極推動博企、公共工程等聘用本地僱員。針對不同群體制定應對預案,特別是失業人士和雙職家庭,提供到位的精神健康及社區心理支援服務,加強與社團的溝通和合作,為這些「再就業」人士提供專門的心理輔導服務。
協助居民走進大灣區/深合區
是次調查顯示,本澳居民對前往大灣區、深合區的就業前景與信心指數不低,超過58%受訪者的信心指數在6分或以上,屬中間偏上的水平。但當進一步問及留澳發展的受訪者未選擇前往大灣區、深合區發展的原因,主要是認為「本澳的工作環境及前景更佳」、「考慮家庭因素」及「對大灣區資訊不了解」,某程度上反映本澳居民對大灣區、深合區的資訊未有充份掌握,且對區域法制、生活節奏異同產生遲疑,需要時間去適應。而往返大灣區、深合區工作所需的時間、居住、交通等成本,亦令不少澳門居民對進入灣區發展有所猶疑。
顏奕恆建議,儘快落實有關《暫行辦法》,提供政策鼓勵更多深合區企業機構聘用澳門居民,並向每位到深合區就業、創業的居民提供職業補貼,儘量降低粵澳之間薪金水平的落差,增加澳門居民到大灣區發展的誘因,使他們無後顧之憂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其次,完善宣傳大灣區、深合區的專題網站,尤其應加入民生配套指南,除教育、就業、社會福利等資訊外,應增添交通運輸、跨境金融、醫療、文娛康樂、通關時間等資訊,進一步深化本澳居民對深合區、大灣區的了解和認識。另外,待疫情過後,透過學校、社團等機構,多舉辦與大灣區城市的交流、考察和實習活動,讓居民對內地九市的生活文化、職場文化及行業優勢前景等有更深刻的認識,疫情當下,亦可以多作相關線上交流,減輕居民,特別是年青人對前往大灣區發展的擔憂。他還建議,與大灣區城市加強防疫合作,設立珠澳兩地統一防疫標準,以利通關;增加澳門單牌車配額,放寬條件限制,促進人流、物流進出,加快深合區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