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體檢

理財已是現今社會每個朋友都必須注意的事情,常說道「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相信朋友們經常都會收到從業員對於完善理財系統的建議,包括保險類的或是理財產品類的。除非閣下是任何理財產品都沒有,那就相對比較簡單。相反地,已經投過一部份,但是又不知道是否完善,又要避免重複投保類同的產品,導致金錢的浪費,那就必須透過一些理財分析,列清明細,釐清需求後才彌補所缺,這過程就好像是為理財部份做了一次「體檢」。

整個理財過程,一般都要先處理好保障部份,人壽、醫療、危疾和意外。很多朋友一踏進社會,有了自己的經濟條件,都會開始為自己投保。不過,基於這個時候的收入,或是家庭崗位等關係,投保的產品和保障額都偏向於基礎類型。例如醫療保險大多是傳統型的,還有人壽和危疾保險是消耗性的。到了後來的財務體檢中,就需要因應收入、財務狀況和家庭崗位的改變而作出調整。比方說把消耗性的轉到儲蓄型,保障以外賺到紅利回報。還有隨著年紀增長,健康意識的提高,除了傳統醫療保險之外再添置一份高端醫療以防遇上高昂的治療費用。當然保障額也要對應當時的收入、負債、每月開支等等的因素而調高,務求把所有的保險保障在有需要時發揮到最大的作用。

理財產品也要同步進行,沒有說要等到收入夠高時才開始考慮,因為根本就不知道多少收入才算是高。財富是累積上來的,就算薪金微薄時也要養成儲蓄習慣,巿場上很多理財產品的最低消費就是那幾百塊,剛出社會的新鮮人在正常情況下也可以應付。在財務體檢中,需要瞭解的是朋友們自身對理財產品風險的承受能力,比較高的,可以考慮投資類的,賺取未來更高的潛在回報。相反的,希望穩當地理財,則應該選擇保本的儲蓄類產品,仍然可以獲取高於銀行存款的回報率。財務體檢同時可以因應經濟條件還有未來的存款要求,計算出今天計劃的定投金額,避免為了理財,讓今天活得有壓力。

財務體檢是朋友們與從業員之間的一種溝通方法,透過系統化的計算過程,得出各種理財需求,彌補匱乏,同時避免過度投保。所以朋友們在做任何理財決定時,不要胡亂聽從,要相信數據,當然也要相信專業。

作者:Wayne
會計及財務專業
中國註冊金融分析師
從事會計工作超過十年,現為家庭及企業理財策劃顧問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