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理財實戰:幫助孩子建立終生學習的理財思維

經常聽到一句話「生命影響生命」,筆者一直以來對它的認識也不算很深刻,直到去年孩子10歲的時候……正所謂學海無涯,筆者報讀了一個投資深造課程,而課程剛好是在星期天,筆者詢問導師可否允許帶著孩子來上課,導師非常爽快地答應了。就是這樣,在星期天的下午,保姆要放假的單親家庭,媽媽帶著孩子去上課,不是上兒童的興趣班,而是上家長的興趣班。

孩子坐在教室的一個角落,一邊吃零食一邊玩平板電腦,表面上是逼於無奈陪著媽媽上課,實際上,這段經歷,就是讓孩子感受:即使媽媽已經是理財方面的專業人士,也是會持續進修,並且媽媽呈現出的是一種享受學習的狀態(在課堂上積極發言和提問)。這一切的安排和舉動,正正就是「用媽媽的生命去影響孩子的生命」。

課後,筆者訪問兒子的感受,他說覺得老師講課的內容好難啊(看,你以為他沒在留意,其實是有留意的)。筆者耐心地跟兒子解釋,那是成年人及專業級別的知識,當然一般小孩子不容易理解。但是如果兒子有興趣的話,通過持續及不斷進階的學習,也會掌握的。在此,要特別感謝這個深造課程的導師,給筆者一個機會去身教。

而今年暑假,孩子11歲了,剛好碰上筆者作為一個培訓課程的導師,筆者就把握機會把孩子帶到課堂上,也是以陪伴為名,身教為實,讓孩子感受媽媽的工作、走進媽媽的世界,並見證很多成年人都在學習,再次注入終生學習的思維。

從小開始,偶爾地點撥、灌輸,孩子的理財意識便可以輕輕鬆鬆地疊加,且不斷地給到驚喜筆者,這裡分享幾個生活中的小故事:

在孩子快要10歲的時候,筆者說要送孩子一個生日禮物,給他300元的預算在百貨公司的玩具部去選。孩子一開始選到一個喜歡的玩具,價格就是大概300元,筆者正滿心歡喜,準備拿去結賬。突然,孩子說:「還是不要這個了,買回家之後我可能也只是玩幾次就不玩了,300元好像有點不太值得。」最後,孩子選了一個100元左右的小玩具,很開心地帶走。

還有一次,筆者帶著孩子和朋友們在澳門名勝大三巴附近吃晚餐,晚餐結束之後,大家一起散步經過一些手信店,店員招攬我們試吃澳門特產豬肉乾,孩子試了一下覺得很好吃。於是,筆者就準備購買。然而,這個時候孩子問店員,多少錢啊?店員告知好像是160元左右一斤,孩子聽了之後說:「其實也不是那麼好吃。」(意思就是不買了)估計孩子覺得貴,不值得,寧願不吃。當時筆者就配合孩子不買了,尊重孩子的決定。事後,筆者另外再買給他,因為知道他喜歡且家庭條件能負擔。前面是尊重和欣賞他的理財思維及自控能力,後者是作為母親的一種愛的表達。

時隔不久,筆者和孩子逛百貨商店,碰上朋友在做產品展銷,筆者覺得剛好也是有需要且想要支持朋友,就開始挑選並讓孩子也挑選。這個時候,孩子問了朋友一句「有沒有折扣啊」,現場大人們都笑起來,怎麼一個孩子會這樣問。開源、節流、投資理財的思維模塊,已經在孩子腦袋中扎根。可能大家會擔心,那孩子會不會變得很吝嗇。現場筆者就測試了一下,問孩子可否用自己的錢購買這個產品送給媽媽,孩子表示很樂意。有經濟頭腦,其實並不代表吝嗇,在該大方的時候孩子還是會很大方,因為愛比金錢重要,只是在平時不必做無謂的消費(這也是筆者從小給孩子的理財觀)。

如果您也想要培養出一個財商滿滿、愛滿滿的孩子,歡迎繼續關注本專欄,下周我們將分享的是:面對成長在相對富裕環境的新時代兒童,筆者又是如何帶動孩子變得積極上進。我們下周見!

作者簡介:

鄭雅 Susie

?澳門大學歐洲事務碩士;

?社會工作學士;

?國際認證財務顧問師(RFC);

?財富傳承高級規劃師;

?國家企業教練師;

?腦科學效能研究所澳門區培訓師;  

?經濟、理財、心靈育兒專欄作家(2012年至今);

?財務自由規劃系統研發人(申請專利中);  

?曾受香港《經濟一週》雜誌訪問(2019-2020),並受澳廣視《財經雜誌》節目邀請擔任嘉賓分享理財資訊(2020-2021);

?【捷報】親子財商專欄作家;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