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名類似是親戚嗎 (上)
最近可能是臨近中秋佳節,各大酒行都在辦速銷活動,很多不錯的佳釀都有很吸引的折扣。但看到很多的廣告海報,為了吸引各位消費者都眼球,都在酒名中花了點心思,就是在酒的中文翻譯名稱上,都用了類似一些名莊的名字,在有意無意之間,讓消費者都以為這些酒跟名莊們有著一點點的關係。其實,的確有些真的有關連的酒莊會取較相似的名稱,但是很多是相反,可能是在同一條村,所以用上差不多的名字也有。有些可能幾百年前是同一家,現在經過多次收購合併已是獨立出來,但是名字一路沿用至今。也有一些是同樣經過收購合併,最後莊主把幾個不同品牌的名字改成相類似,形成一個辨識度比較高的「系列」。由於這類情況多在波爾多發生,所以以下就以這地區的酒莊作例子。
李維爾(Leoville)系列可以說是這種情況的表表者,差不多名稱的有雄獅酒莊(Leoville Las Cases)、巴頓酒莊(Leoville Barton)和波菲酒莊(Leoville Poyferre)。這三個酒莊同屬波爾多1855梅鐸區分級的第二級,歷史同樣相當悠久,但是要說他們是同一家又說不過,只能解釋是有共同的歷史。年代久遠,可以追逆到幾個世紀之前的1740年,那時有位名為阿歷山大.李維爾的貴族,收購了原本的莫堤酒莊(Mont Moytie),並改名為李維爾(Leoville)酒莊,由於擁有120公頃的廣闊土地,一度成為了當時整個波爾多最大的莊園。這莊園可細分為四個園區,分別是阿巴迪(Abadie)、拉卡澤(Lacaze)、雪佛蘭(Chevalier)和蒙巴倫(Monbalon)。但後來為甚麼會分列成三個獨立的品牌呢,要由一位從英國移民的將軍 - 曉・巴頓(Hugh Barton)說起,他購買了相等於李維爾酒莊1/4面積的雪佛蘭和蒙巴倫園區,並在1826年成立了巴頓酒莊(Chateau Leoville Barton)。
14年後的1840年,剩下3/4面積葡萄園的李維爾酒莊,由拿克斯(Lascase)家族掌管,並在拉卡澤園區成立了現在的雄獅酒莊(Chateau Leoville Las Cases)。而他們其中的一位成員珍妮(Jeanne)小姐嫁給了另外一位貴族波菲男爵(Baron Poyferre),並把視為嫁妝的阿巴迪園區成立了波菲酒莊(Chateau Leoville Poyferre)。李維爾「系列」的三個品牌就此產生了,可以看到,他們都是獨立經營,也來自三個不同的家族(珍妮小姐因為外嫁到波菲家族)。但是經過兩百多年來的歲月變遷,今天只有巴頓酒莊捱得過時間巨輪,仍然由巴頓家族所擁有,沒有變改,實屬難能可貴。
經常看到過時過節,酒商都把他們綑綁在一起銷售,但根據上述資料,稱他們為「系列」實在是勉強。下個禮拜會為大家介紹更多名稱相似的酒莊,看看他們實際上有沒有關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