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信心輕軌媽閣線年底完工 羅立文:營運招標 不會直判港鐵

羅立文

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昨表示,有信心媽閣線可於今年底完工,亦對橫琴線(明年11月)、石排灣(明年2月)能如期完工有信心。他透露,與港鐵的輕軌營運合同明年底結束,未來會就上述三條輕軌線的營運招標,強調不會直判予港鐵。

議員李靜儀昨日在立法會口頭質詢會議上,關注到輕軌問題。她提出,期望當局及早安排輕軌新線路的營運方案並適時向社會公布。她又指,2020年和2021年輕軌氹仔線的稅前經營開支分別超過10億元和8.3億元;未來加上其他線路,在總體人力資源配置、設備維護和能源消耗等方面的需求更大,每年的營運費用將相當高昂。早前當局介紹了有關輕軌東線的營運思考,但其餘較近期會逐步通車的路線,當局須及早準備人員編製和運作安排等,並將有關預算和方案向社會交代,加強公眾監督。另外,根據氹仔線的營運經驗,在新線路的服務合同中會否作出優化,尤其是關於服務費用與客運量、服務質素和安全系數等表現指標掛鉤的機制,明晰營運實體的責任,提升營運效益和相應的奬懲制度等方面的要求,以完善當局的監察機制。

李靜儀

媽閣線或有望最快年底開通

羅立文表示,有信心媽閣線可於今年底完工,亦對橫琴線、石排灣工期工期能如期完成有信心,該三條走線造價預算為125億元,將控制在此之內。其中,今年1月起為輕軌媽閣線進行測試,至今順利,最快或可於今年底開通。

會上,數名議員關注輕軌效益問題,如何提升客量、未來營運、現有人員過渡安排、與巴士轉乘等。羅立文透露,與港鐵的輕軌營運合同至明年底結束,未來會就上述三條輕軌線的營運招標,但強調不會直判予港鐵,並預計合同費用上限不會比現時(港鐵)合同的58億元高,只會向下調;另由於站點會增加,首站至尾站的票價會因應站點上調;早前因沒有投標者而流標的媽閣站點附近的數間商業鋪位,當局稍後將會再開標,希望引入營運商。

未來輕軌公司人員將走本地化方向

羅立文又表示,輕軌公司中,來自港鐵公司的人數由600多降至目前只有500人,100多名本地員工已轉到輕軌公司,今年尾媽閣站開通後,將有部分服務「自己做」,未來會逐步增加本地員工所佔的比例,最終達至百分百本地化。

至於合同判給與乘客量兩者,羅立文指,今年4月,輕軌氹仔線日均客量為6,500人次,5月為5,500人次,認為很難將兩者掛鉤。他相信,隨著未來A區公屋入住、地下街、東線(2028年)及其他線投入營運,貫通本澳多個海、陸、空口岸後,輕軌的效益可以看見。他還透露,正計劃接駁東線與青茂口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