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博物館:一次看夠古埃及文物

去埃及旅遊,一定不要錯過世界上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位於埃及開羅的埃及博物館。這間博物館收藏了超過12萬件古埃及及其他古董和文物,是世界上收藏的古埃及文物數量最多博物館。
埃及博物館位於開羅市中心的解放廣場,埃及博物館的建築外觀是迷人的玫瑰紅色,由法國人馬里埃特於1897年起建,至1901年竣工。博物館大門正上方雕刻著哈托爾女神(Hathor)的形象,她是埃及的藝術、歡樂和愛情之神,頭頂牛角形頭飾,中間是象徵太陽的圓盤,彰顯了她作為太陽神拉之女的身份。

博物館參觀規矩不少,進入埃及博物館時,參觀者不能穿涼鞋和拖鞋,必須要穿包足鞋,這是對古埃及文明的一種尊重。其次,不能背後背包進入館內,建議攜帶隨行小包。此外,館內大部分區域禁止拍照,除非你購買了照相券。值得一提是,照相券一張只能用於手機或相機中的一種,若你想同時用手機和相機拍攝,則需購買兩張照相券。
博物館內部分為兩層,下層按年代展示展品,上層則按主題展示,上層展品尤為珍貴。館內收藏了大量古埃及至古羅馬統治時代的遺物與手工藝品,數量之多、品質之精,均居世界之首。

一進入博物館的大廳,便會被阿蒙霍特普三世和泰伊王后的巨像所震撼。這座雕像描繪了第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三世、他的王后泰伊以及他們三位女兒的形象,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大的雙人雕像。巨像高達7米,寬達4.4米,由石灰石製成,人物特徵栩栩如生,杏仁狀的眼睛、彎曲的眉毛,皆是十八王朝晚期的典型特徵。阿蒙霍特普三世頭戴刻有聖蛇的尼美斯頭巾,身穿腰布,蓄有假鬍鬚,雙手置於膝蓋上,威嚴而莊重。王后泰伊則坐在他的左邊,身穿長及腳踝的貼身連衣裙,頭戴一頂帶有禿鷲頭飾、摩狄烏斯冠和兩隻聖蛇的厚重假髮,聖蛇和禿鷲皆戴著王冠,右邊的聖蛇戴著上埃及的白冠,左邊的聖蛇則戴著下埃及的紅冠,顯得尊貴無比。
除了這座鎮館之寶外,埃及博物館還陳列著許多其他重要的展品。左塞爾雕像,由石灰石製成,高約1.9米,是現存最大的左塞爾雕像。左塞爾是埃及第三王朝的開創者,被認為是金字塔的建造者。雕像中的他身著王冠和長袍,端坐於王座上,神情威嚴。
拉美西斯二世雕像,由花崗岩製成,高約10米,是現存最大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像。拉美西斯二世是埃及新王國第十九王朝的著名法老,在位67年,是埃及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雕像中的他身著王冠和戰袍,手持權杖和鐮刀,氣勢磅礡,令人敬畏。

孟卡拉雕像與卡夫拉雕像,分別由石灰石和花崗岩製成,高約1.7米和2.3米。孟卡拉是埃及第四王朝的法老,是左塞爾的兒子;卡夫拉則是吉薩三座金字塔中最大一座的建造者。兩座雕像中的法老均身著王冠和長袍,端坐於王座上,神情莊嚴。
拉和闐與諾福蕾雕像,由石灰石製成,高約1.8米。拉和闐是埃及新王國第十八王朝的法老,諾福蕾是他的王后。雕像中的兩人並肩而立,神情親密,仿佛在訴說著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

圖坦卡門系列展品更是令人目不暇接。圖坦卡門外棺由鍍金木頭製成,高約2.3米,上面裝飾著精美的象形文字和圖案;圖坦卡門面具由黃金製成,重約11公斤,上面鑲嵌著寶石和半寶石,栩栩如生地反映了圖坦卡門生前的相貌;圖坦卡門座椅由鍍金木頭製成,上面裝飾著精美的象形文字和圖案,座椅的背部和扶手均有圖坦卡門的形象;圖坦卡蒙卡諾卜罈由雪花石膏製成,高約0.7米,上面裝飾著圖坦卡門的頭像和神祇的形象,是用來盛放內臟的容器。
拉美西斯二世,這位古埃及新王國時期的第十九王朝法老,在位67年,是埃及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法老之一。他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統治者,在位期間擴大了埃及的疆域,促進了經濟發展,並推動了藝術和文化的繁榮。他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多次領導軍隊對外征戰,擴大了古埃及的領土,最著名的軍事勝利便是卡迭什戰役,在這次戰役中,他率領軍隊擊敗了強大的赫梯帝國。同時,他也是一位偉大的建築家,在位期間建造了卡納克神廟、盧克索神廟和阿布辛貝神廟等宏偉建築,這些神廟至今仍是埃及最具代表性的古蹟。
攝影:李瑞 / 撰文:墨浪途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