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構建公平公正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二)

加強對貧窮國家的經濟援助。當前,全球經濟蕭條,美元加息,增加了債務國的債務成本,一些國家還發生債務違約。G20應當協商對不發達國家的債務減免和緩債措施,動員更多資金幫助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增加國際援助資金,幫助不發達國家度過難關。

G20峰會共同願景貢獻中國力量

習近平主席在峰會上發表題為《建設一個共同發展的公正世界》的重要講話,提出「中國發展是全球共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還宣佈了中方支持全球發展的八項行動。這一重要講話為世界實現共同發展注入了智慧與動力,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國方案。中國始終是「全球南方」的一員,是發展中國家可靠的長期合作夥伴,也是支持全球發展事業的行動派和實幹家,願同各方一道行動起來,建設一個共同發展的公正世界。

支持全球經濟治理機構改革。中國是世界第一貿易大國,一直致力於建設開放型的世界經濟,維護多邊貿易體制WTO的權威性、有效性,支持WTO改革,增加WTO組織中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權和發言權;反對以意識形態、國家安全為藉口干預正常的國際貿易,人為割裂全球市場,反對違反WTO原則設置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對WTO成員國進行制裁、禁運等霸權行徑。其次,支持IMF改革,提高IMF在金融風險的監測、預警、處置、救治等方面的作用,與發展中國家一道反對某些大國不負責任的貨幣政策,努力維護全球金融市場的穩定。

完善全球數字治理。就數字經濟而言,各國都將其視為未來經濟發展的引領性力量,但各國數字經濟的基礎差異很大,發達國家具有技術的壟斷優勢,一些國家推行所謂「互聯網自由」,設定「私規」,不利於營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數字發展環境。相反,中國一直堅持加強人工智慧的國際治理和合作,確保人工智慧向善、造福全人類,避免其成為「富國和富人的遊戲」。

帶頭做好節能減排。中國作出了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承諾,推動加強與其他國家的合作,開展節能減排技術的研發,推廣節能技術和設備,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實現綠色轉型,與各國一起建設一個美麗清潔的世界。這就是大國履行責任的表現。

以實際行動助力全球的共同發展。一方面,基礎設施在G20中屬於發展議程的一部分,而低收入國家普遍存在基礎設施不足的短板,嚴重制約低收入國家的發展。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有技術、建設和管理經驗、先進設備、龐大的建設團隊等,可以幫助參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修建道路、橋樑、機場、港口等等,實現硬聯通,促進貿易的投資便利化,實現互利共贏,推動共同發展。習近平主席在這次峰會上宣佈「在新設立7000億元人民幣融資窗口、絲路基金新增資金800億元人民幣基礎上,進一步建設立體互聯互通網路,以綠色絲綢之路引領,為數字絲綢之路賦能」,進一步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另一方面,中國持續加強對非洲等貧窮國家的經濟援助。中國是負責任的大國,中國的對外援助不附帶任何條件,受到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歡迎。中國在已經落實1100個發展專案的基礎上,正在努力建設「全球南方」研究中心,並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發起「開放科學國際合作倡議」,推動全球科技創新成果更多惠及南方國家。中國將用好200億美元資金支持發展中國家減貧、糧食安全、數字經濟發展等領域的務實合作;中國將給予非洲發展3600億元人民幣額度的資金支持;擴大對最不發達國家單邊開放,給予所有同中國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100%稅目產品零關稅待遇。中國以這些實實在在的行動助推貧困國家的發展,展現中國新的大國形象,彰顯了中國支持全球發展的堅定決心。

作者:

林學軍(暨南大學國際商學院教授)

鄭慧娟(廣東財經大學財稅學院副院長、副研究員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