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區全國人大建議社團治理新模式落戶深合區

吳小麗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吳小麗指出,黨的二十大明確了高質量發展是當前的首要任務。數字賦能社區治理與發展已成為國家上下推動的重大民生工程,近年來國家多部委整體部署、統籌推進數字賦能社區治理與發展,希望各地通過科技賦能與社區場景的融合應用,探索出可複製、可推廣的基層治理服務新模式,不斷提升社區治理和服務的數字化效能。

她稱,澳門社團治理模式為國內探索多元主體協作的社區治理提供了可借鑒的新思路,在《澳門基本法》的規範下,澳門已形成一整套「行政主導、社會共融」的基層內生式自治模式,以凝聚力量解決社會問題,澳門合法註冊的社團已超過一萬個,在調解各階層利益衝突、服務民眾、構建文化認同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澳門社團與內地雙向合作賦能,探索了「數字賦能下,行政主導、社會共融」社團治理新模式,通過吸收浙江省在「未來社區」建設中注重數字技術與基層治理、社區線下空間與服務深度融合的特色,發揮澳門社團服務的經驗和促進居民與基層政府高效溝通的橋梁紐帶作用,更有利將高質量服務送到家門口,讓粵澳居民享受到0-100歲全生命週期的「澳門標準」社會服務,對增強粵澳社會融合、提升社區服務能力產生了借鑒意義。

基於以上背景和探索實踐,吳小麗特提出如下建議:

1、落地橫琴粵澳深合區一個試點。去年12月21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總體發展規劃》關於「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強化數據資源體系與公共運行平台建設」、「建立琴澳融合的智慧應用體系」的要求為落地提供了政策依據,根據以上的發展和規劃,選取代表性社區橫琴「澳門新街坊」為試點,探索澳門社團治理新模式在粵澳深合區的落地。

2、落地粵澳合作社區數字化平台運營。通過數字化平台,將澳門社團的社區服務體系、服務內容逐步在線化,融合澳門社團治理與服務標準和內地社區數字化治理服務技術,並結合完整社區、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15分鐘生活圈等建設試點標準,進行數字賦能社區多場景合作試點,並在此基礎上向大灣區輻射,通過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探索一國兩制下數字賦能基層治理的新路徑。

3、推動「一國兩制」下居民跨境數據流動的隱私保護立法。聚焦一國兩制背景下粵澳數字化融合的痛點—跨境居民數據隱私和數據安全保護問題,建議在全國人大的支持和指導下,通過粵澳兩地政府推動粵澳兩地社區治理合作中的數據安全保護立法,破解數據跨境流動的難點,形成一國兩制特色的數據安全保護標準。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