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問題意識」
會否發現,想就一個問題提出意見的時候,卻不能準確地說出所想?有否留意想一個問題時卻不能準確地用語言表達?有否發現當想發問的時候,總是要說一大段背景資料,才能提出想問的問題?又或者就大多數人看來,提問不能被容易理解?
在提出問題去發問的時候,總是不知道如何準確地表明自身的發問核心所在,當然與一些發問技巧、語氣輔助、語言表達等密切相關,但更多涉及的是對於某事某的深層理解,就像是我們經常都需要先對一個具體的案例進行論述,再展開問題,但一件事的具體表現很多,因此只能從某個事件中一個表現、經驗等方面去進行論述,在難以代表整個事件的全部情況下,最終未能以「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方式,通窺探到整個事件的核心所在。
在這個時候,我們就會出現「沒有問到位」、不知從何入手、為問而問等狀態,也就是常說的:缺乏問題意識。在當今的學校與互聯網平台上,能學習到很多不同類型知識的同時,在這過於方便的尋找知識方式之下,人們卻慢慢地忘記了學會獲得知識方法的重要性,缺乏對事件進行深入分析的能力,也就沒辦法把握知識與事實的核心,漸漸地減弱了對事件的問題意識,因為,一切看似約定俗成,又存在地合理,所以該有什麼需要思考的呢? 有人說,這是因為現在的社會物質豐富,又基於兒時被安排的太多所致,太多的事情被安排得過於妥當,如生活作息、興趣愛好、考取大學、選擇專業、求職工作、安居置業等…..可能在很多人看來,缺乏問題意識並不影響日常生活,現在是電腦信息的時代,加上人工智能的到來,想了解的事件只需幾秒之間,便可手到拿來。對知識的把握可以,但一個人的學習心態和學習方法其實與生活密不可分,更甚無意識地在其在工作和人際關係當中表露無遺,無意間地定義了他人對自身的看法,直接影響了我們對社會、對工作、對他人的態度。
作者:時事評論員 黃萬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