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軌服務需要貼近居民生活優惠
在今年1月8日的立法會口頭質詢會議上,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表示,輕軌東線會調整設計,延伸到關閘、青茂口岸。公交政策以「輕軌為主、巴士為輔」。將來巴士和空中走廊,會盡量配合輕軌。然而,輕軌服務開展至今,一直備受社會詬病。
從實際使用情況來看,「輕軌為主、巴士為輔」的目標能否實現是一個未知數。從數字上比對來看,2023年兩間巴士公司日均載客量合共為58.57萬人次,而輕軌今年1月日均客量僅為1.4萬人次,兩者使用率相差甚遠。所以,要實現政府所提出的「輕軌為主、巴士為輔」具相當難度。
從功能上來看,輕軌整體載客量絕對優勝於巴士,但輕軌乘搭價格卻高於巴士,這也是導致居民不願意乘搭輕軌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政府要實現「輕軌為主,巴士為輔」目標,首要任務就是要拉近輕軌與巴士兩者之間的價格差距,長遠而言,甚至是要讓兩者的價格有機會持平。
與此同時,過往不少議員提出輕軌與巴士之間要實現換乘優惠,而羅立文司長曾解釋「居民搭巴士車資是3元,輕軌車資最少是3元,輕軌轉巴士車資沒有差價,巴士公司會無錢收」,換乘優惠難實現。但換個角度,無論是巴士還是輕軌,都屬於公交工具,都需要履行一定的社會責任,並非完全著眼於利潤,所以,政府在此之間要發揮協調作用。
特區政府與港鐵簽輕軌營運5年合同判給金額58.8億元,將於今年底到期,有關營運服務將會採取競投,還是直接續約,相信都會引起社會關注。但不管政府最後採用怎樣的方式,能不能惠民、便民,相信才是廣大市民最為關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