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太空與行星科學國際論壇順利開幕

嘉賓為論壇剪綵儀式主禮
太空與行星科學國際論壇昨起一連三天在澳舉辦,論壇覆蓋了太空與行星科學的眾多領域,它的舉辦對促進太空與行星科學的學術交流、增進多學科研究方法的融合與創新,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將是一次啟迪科學智慧、增進交流合作的學術盛會。
此次論壇由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及澳門科技大學聯合主辦;澳門科技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及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共同承辦;並由澳門科學館協辦。澳門科技大學校長李行偉,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會長崔世平,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行政委員會委員鄭冠偉,澳門科技大學榮休校長、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監事長許敖敖,澳門科技大學副校長姜志宏、龐川,原美國太空總署(NASA)太空測地實驗室主任、原台灣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所長、著名地球物理學家趙豐教授,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地質學家、2023年騰訊「科學探索獎」獲得者Joseph MICHALSKI教授,加拿大亞伯達大學著名學者Robert RANKIN教授等,以及來自德國、加拿大、香港、台灣、中國內地等200多位太空與行星科學領域的學者積極參與本次會議。
李行偉致辭指出,相信本次論壇的舉辦,將對促進中國與國際行星科學界的交流合作、對推動中國深空探測與行星科學及相關學科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同時論壇也將激勵及吸引更多充滿好奇和求知欲的年輕人,引領他們關注星辰大海,激發他們投身科學研究的濃厚興趣。
鄭冠偉致辭時提到,今天的會議,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學術交流平台。彙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科技專家,共同探討太空探索和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挑戰。這不僅是一個知識和經驗交流的機會,更是促進國際合作、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途徑。期待通過本次論壇,能夠繼續搭建平台,促進學術交流與產業發展,為全球深空探測事業作出貢獻。
崔世平致辭提到相信通過這次論壇,可以進一步推動澳門太空與行星科學的快速發展,提高公衆對太空和行星科學的認識和理解,以及促進太空和行星科學在澳門的應用發展。
儀式後,澳門太空與行星科學國際論壇隨即展開,分別在澳門科學館、漁人碼頭勵庭海景酒店兩個會場進行科學報告。是次論壇匯聚了行星科學眾多領域的專家學者,將對促進中國與國際行星科學界的交流合作、對推動中國深空探測與行星科學及相關學科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同時論壇也將激勵及吸引更多年輕人投身科學研究,為澳門的多元發展及國家航天及深空探測事業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