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活化計劃為經濟復甦及長遠發展增添動能

政府公布內港23號及25號碼頭活化計劃,以及大炮台及周邊空間利用計劃。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稱,通過創新的方式創造多元的社會價值,為社會的各種功能注入動能,是文化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亦是落實「一基地」建設的關鍵性工作部署。
據政府及新濠博亞公布消息指出,活化計劃將以「保育-活化-共生」為主題,以內港23號及25號碼頭為關鍵節點,帶動人流走進舊區探索,往東串連白鴿巢、大三巴的世遺核心區及內港舊區,往南引流至新馬路、福隆新街及下環媽閣一帶,協同周邊的片區活化項目。倘若未來能夠按規劃進行,將會為整個世遺城區發展賦予新的動能,帶動的不僅是舊區經濟,更是讓文化重新被發掘。
針對發展規劃,政府將在前期開展修復,保留建築特色設計元素,再由新濠博亞活化,包括籌備內港市集,吸引本地中小企構建平台;引入禮物或手信商店吸引遊客;設立旅遊資訊中心;開設書店加強區內人文氛圍;開設坐擁無敵海景露天茶座及咖啡廳;打造文創用房或開設特色商店;建築物頂部開設私人露台,打造專屬休閒空間;開設打卡平台等。這是政府積極調動民間資本及共同合作的新模式,建議政府未來要總結好相關經驗,為往後其他發展提供不同的參考。
但值得再三強調的是,片區活化發展模式不可避免一些實質性問題,政府和企業在開展相關工作的過程當中,必須要妥善處理好各方關係,包括居民與旅客之間、居民與商戶之間,以及旅客和商戶之間的關係,倘若有關問題不能處理好,將會直接影響片區活化合作的整體成效。
期待政府和企業做好片區活化工作,為當下經濟的全面復甦增添動力,並為中央賦予澳門發展定位的完成,為鞏固未來澳門經濟的長遠可持續發展添磚加瓦。
子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