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司:上半年刑案增兩成半 傳統犯罪加速向電信網絡犯罪轉化

保安司公佈2023年上半年罪案統計及執法數據
保安司昨日早上11時舉辦2023年上半年的罪案統計及執法數據簡報會。2023年上半年,本澳警方共開立刑事專案調查案件6,248宗,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265宗,上升25.4%;與2019年同期相比減少672宗,下降9.7%。保安司司長黃少澤指出,2023年上半年本澳罪案的變化趨勢與今年第一季相若,整體罪案數量及大部分類型的犯罪,雖對比疫情嚴重的2022年同期有一定幅度上升,但低於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相信疫情緩和後旅客增加及經濟復甦是引起罪案變化的主要因素。下半年來澳旅客將進一步增加,保安當局會加強警力佈防和巡查工作,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執法部署,以確保市民及旅客的人身財產安全。
黃少澤上午主持2023年上半年罪案統計及執法工作數據總結簡報會。他表示,2023年上半年,本澳警方共開立刑事專案調查案件6,248宗,與2022年同期相比增加1,265宗,上升超過25%;與2019年同期相比則下降9.7%。在各類罪案中,詐騙犯罪的增加最為明顯,甚至超過了2019年同期;電信網絡詐騙的數量呈上升趨勢,在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也同樣出現,反映出公眾生活方式的改變,對網絡的依賴性日漸增強,導致一些傳統接觸型犯罪加速向電信網絡犯罪轉化。

他強調,針對這些情況,警方已調整應對策略,加強打擊及巡查力度,並積極創新宣傳內容及拓寬宣傳渠道,同時強化與其他相關部門、業界及周邊地區警方的交流與合作,目前已有效抑制了各類犯罪的增長勢頭,且部分罪案於近期已開始出現下降趨勢。
假冒政府人員電騙案增幅較高
電信網絡詐騙中,增幅較高的包括:「假冒政府機關人員」、利用網絡售賣演唱會等活動門票的騙案及「涉信用卡網上消費」的電腦詐騙。黃少澤指出,為幫助被害人減少及挽回損失,警方聯同銀行業界及周邊地區警務部門持續開展「可疑匯款勸退措施」及「緊急止付措施」,今年上半年於線上及線下勸退或止付的個案共316宗,涉及逾7,700萬澳門元。
2023年上半年,「侵犯人身罪」比2022年同期微升0.9%,比2019年下降10.8%;「侵犯財產罪」較去年同比上升44.5%,比2019年下跌11.5%;「妨害社會生活罪」比2022年同期上升33.3%,比2019年下降25.6%;「妨害本地區罪」較去年同期上升46.7%,比2019年下跌38.8%。
2023年上半年錄得的暴力犯罪共122宗,較去年同期上升47%;但比2019年則下降62.2%。其中「綁架」、「殺人」及「嚴重傷人」等嚴重暴力犯罪繼續保持零案發或低案發率。
此外,為防止不法分子利用橫琴單牌車或「澳車北上」車輛實施「水客」活動,執法部門亦加強了橫琴口岸及港珠澳大橋口岸的截查工作,其中2023年1月至6月在上述兩口岸截獲多宗涉及利用跨境車輛偷運物品個案,並中止58輛涉案車輛的跨境資格。
擬「換錢黨」入刑 大幅調升罰款
對於「換錢黨」問題,黃少澤透露因應不法賭博法律正在立法當中,司法警察局希望透過立法將在賭場或博彩場所等相關範圍內從事「換錢黨」活動的問題刑事化;就算不刑事化,亦探討以嚴重違法行為懲處,包括大幅調升罰款,並透過現有的驅逐出境、禁止入境、禁入賭場等多種渠道懲處。但上述只屬保安範疇硏究的結果,將來是否能夠實行,仍須在立法修法過程中作充分評估。
有關澳門博彩業現狀對治安形勢的影響評估,黃少澤指出,雖然2023年上半年與博彩相關的專案調查案件較2022年同期上升,但明顯低於2019年同期,不足半數,反映出警方此前針對性調整部署及加強執法對遏止相關不法活動有一定成效,目前治安形勢較為穩定。
創新模式宣傳防騙
他特別提到,預防詐騙方面,警方於今年上半年為不同群體舉辦超過110場防騙專題講座,以及「全民防騙推廣週」及「防騙金句有獎投票」等創新模式的宣傳活動,共吸引逾33,000人次參加。同時,鑑於近年高等院校學生墮入騙案增多,司法警察局於2月至5月開展三輪高校重點防騙宣傳系列活動,並聯同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和各高等院校組成「高校學生防詐騙宣教工作專責小組」。此外,警方於上半年透過各類網絡資訊平台發佈380多條防騙貼文及警情通告,並積極拓展微信影音號及「小紅書」等更多社交平台渠道發佈防騙資訊。
下半年料旅客增加 確保市民旅客安全
黃少澤指出,今年下半年,適逢多個傳統節日及大型活動將至,當中有內地長假期的「十·一」黃金周,屆時來澳旅客人數將進一步增加,保安當局將加強出入境口岸、景點、購物區、酒店及娛樂場周邊的警力佈防和巡查工作,同時進行數據分析及風險評估,並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執法部署,以確保市民及旅客的人身財產安全。未來,保安當局將持續關注各類社會不穩定因素,繼續貫徹主動警務與科技強警的執法理念,並不斷強化情報收集與突發事件應對能力,守護澳門社會的秩序與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