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實把好澳門居民的食品安全和健康安全關
國家海關總署宣佈,自8月24日即日起,全面暫停進口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 (含食用水生動物)。鑒於日本政府已開始將福島核污水排海。國家海關總署表示,為全面防範福島核污水排海對食品安全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風險,保護中國消費者健康,確保進口食品安全,決定即日起全面暫停進口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在昨日中午開始把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排放入海。東電在早上的臨時記者會宣佈,24日的核污水排放量預200至210噸,每日的排放情況會在翌日公佈。首次排海將持續17天,合計排放約7,800噸核污水。有內地記者在福島核電站附近親測,周邊最高輻射值為東京200倍,可見核輻射之高。
對於日本政府處理核污染水處理方式,並非只有入海這一種選擇,日本朝日新聞報導,日本政府工作組曾在2016年提出5種處理污水方案,包括注入地層、排入海洋、蒸汽排放、電解釋放、固化填埋等五種方案。分析發現,將污水稀釋後排入大海,是所有可行方案中花費最低、也是最快的方式。可見日本政府,不僅目光短視,更是自私自利,毫無人性道德可言。
針對日本福島核污水排海,德國海洋研究機構研究表明,自排海之日起,相關放射性物質在57天內即可擴散至太平洋大半區域,10年後蔓延至全球海域。而核污染水中的放射性氚會被海藻吸收,形成穩定的有機氚,被魚蝦吃掉,走向人類的餐桌。核污染水中鈷60的半衰期大約是5.27年,其在衰變過程中會釋放出伽馬射線,人如果長期暴露於伽馬射線中,將會引起血液系統的疾病。核污染水中的放射性元素,半衰期短則十幾年,最長的能達到5,000多年。面對危害人類和破壞海洋環境的惡劣行為,日本政府堅持一做到底,其心可誅。
當前,國家已經採取切實措施,特區政府也應該按照實際情況跟隨,切實把好澳門居民的食品和健康安全關。
子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