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節日-上巳節

上巳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其歷史悠久,可以追溯至春秋時期。該節日在漢代以前定為三月上旬的巳日,後來固定在夏曆三月初三,而它的英文名稱亦命名為「Double Third Festival」。三月三同時也有女兒節、中國情人節等的相關記載,也有認為上巳節是起源于紀念軒轅黃帝的節日。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原地區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

上巳節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的重要節日,最早收錄在漢初的文獻《周禮》鄭玄注:「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當時人們相信節日能驅除邪氣、疫病,帶來身心健康和運氣。

到了魏晉時代,上巳節逐漸演化為皇室貴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臨水宴飲的節日,並由此衍生出上巳節的另外一項重要習俗—曲水流觴,即禊飲。

到了唐朝,上巳成為當時隆重的節日之一。節日的內容除了修禊之外,主要是春遊踏青、臨水宴飲。宋朝吳自牧在《夢粱錄·卷二》中寫道:「唐朝賜宴曲江,傾都禊飲踏青」,說的正是彼時上巳當日,長安城內男女老少盛服而出,在曲江畔宴飲、郊遊的景象。

隨著時代的發展,上巳節的一些習俗逐漸淡化,但在一定程度上仍得到保留和發揚。在現代,上巳節的慶祝活動主要體現在踏青、賞花等戶外活動上,人們也更加注重節日與自然環保的關聯。許多地區會組織植樹、清理河道等環保活動,以此展現對自然的敬意和保護。

近年來,隨著中國傳統文化復興的浪潮,越來越多的地區開始重視上巳節的慶祝活動。一些地方政府會組織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如舉行祭祀儀式、民間藝術表演等,讓人們更好地瞭解和傳承上巳節的文化內涵。

上巳節作為中國傳統節日,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在現代社會,上巳節不僅是體現民間風俗的節日,更是展現對自然敬畏和環保意識的重要時刻。隨著中國傳統文化復興的推進,相信上巳節將會成為人們心中珍貴的節日。

作者:堂主

堂主,「大灣區漢服節」發起人、「傳統漢服文化歷史與發展簡介」導師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