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大熱,人與技術的關係將走向何處

若說現在最火的話題,那必然是ChatGPT。它是美國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推出的聊天機器人,能通過學習理解人類問題和指令,並與人類展開多輪流暢的對話,比如編寫一首歌、可運行的程序,提供商品文案等。推出約兩個月後,ChatGPT吸引超過1億活躍用戶,全球各地網民紛紛參與其中,成為史上增長速度最快的消費者應有程序。可以說,ChatGPT打開了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商業化的大門,為資訊產業帶來巨大變革,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每當有新技術出現,社會上總會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和態度,聚焦於人與技術的關係。第一種認為技術是為人類服務,了解、掌握技術只是為了成為機器的主人,認為人類只要掌握機器的電源開關,仿佛就掌握了機器的生死大權。這本質上將技術工具化,內在依然是傲慢的人類中心主義。另一種則剛好相反,認為技術將主宰人類發展,人類將成為技術的奴隸,他們會畏懼技術,不願使用新技術。兩種思想都在討論誰將成為誰的主人,仿佛兩者之間必有一高一低,必有控制與被控制的關係。但我們是否忽視了技術的本身,它對此毫不知情。

人與技術的討論,從技術的誕生之際就絡繹不絕,與其在爭論不休,不妨回到唐·伊德的技術哲學世界,或許那裡有新的思想路徑。他在《技術與生活世界》中將人與世界的關係總結成兩種經驗,一種是以技術為中介,一種是不以技術為中介,伊甸園正是不以技術為中介的極致實驗田。當我們思維進入伊甸園之時,可以清晰識別以技術為中介的人的生活就不是伊甸園生活。離開伊甸園後,技術已經內嵌人類文明中的一部分,人離不開技術,人也始終在技術中生活。人與世界的關係已經通過技術、文化牢牢地聯繫在一起。我們與其爭論技術與人的關係,或者強調某一方的主宰地位,倒不如走出這個死胡同,轉而思考人與技術如何手拉手,建構更好的生活和未來。

不僅如此,社會也有源源不絕的聲音說道,某個行業或者某個專業將會被GPT取代。這些「標題黨」觸目驚心,只要經過仔細思量,就會發現每一次的新舊技術迭代之際,的確有部分職業會被淘汰,但同時也有新的職業應運而生。時代與技術日益進步,與其自憐自哀,只願埋頭於自己的三吋天地而不知世界發生的變化,倒不如敞開懷抱,跟上新技術的發展潮流,一切都在變化之中。

作者:陳曉婷 時事評論員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