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後日均旅客量維持逾4萬人次 梁安琪促加強拓外省客源應對淡季

有意見認為本澳應加強開拓廣東省以外客源
本澳與內地、香港免核檢通關後,訪澳旅客逐漸回近,加上內地恢復旅行團來澳,春節後訪澳日均客量雖回落但仍維持超過4萬人次,多個旅遊區人頭湧湧,社區中亦不時見到旅客蹤影,本澳旅遊業開始復甦。旅遊發展委員會委員、議員梁安琪相信乘著良好勢頭,今年市道會趨好。下一步政府和業界要研究對策,著手部署應對3月起的旅遊淡季,包括拓客源和做好非博彩服務,她希望政府細化旅遊推廣工作,加強內地其他城市的旅遊宣傳工作,積極開拓廣東省以外城市的客源;業界自身可以和本澳中小企合作推出消費優惠,推動旅客到各區消費。
今年內地7天(2023年1月21日至27日)的春節黃金周訪澳旅客共有45.1萬人次,其中內地旅客26.5萬人次,香港旅客16.5萬人次。黃金周日均旅客有6.4萬人次,與去年同期大幅上升297.0%,當中香港旅客日均人次升幅巨大,達2,601.8%。春節黃金周澳門酒店業場所的平均入住率為85.7%,較去年春節上升22.4個百分點。
旅遊局日前表示,農曆年初七後訪澳日均客量超過5萬人次,近日雖有稍減,但都維持在4.7萬4.8萬人次。新春過後客量難免出現回落,但幸好2月6日內地重新恢復跨境團隊遊,可補充自助遊客量減少的淡季,當局暫時會先觀察趨勢。
新春好兆頭但距復甦仍尚早
梁安琪回顧表示,由疫情開始,本澳旅遊業大受打擊,各行各業深受影響,今春節黃金周訪澳旅客數字理想,她形容「總算是開了好頭,睇到曙光」。但旅遊業是否已復甦?她認為不能單看農曆新年訪澳旅客量,因為新年畢竟是全年旅遊旺季,訪澳旅客量增加屬正常,所以還要觀察2月後的旅客量是否能繼續保持。而下一步要研究對策,部署應對3月起的旅遊淡季,各行業亦要積極部署,提升接待旅客的能力,令訪澳旅客賓至如歸。

梁安琪表示,乘著良好勢頭,倘市道暢旺的氣氛可以延續下去,今年經濟會趨好。她又提到,在擴客源和吸引旅客來澳方面,過去特區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例如早在去年起當局已重啟內地旅遊宣傳工作,聯同澳門旅遊休閒企業、內地電商平台和線上旅行社(OTA)等,走訪粵港澳大灣區內廣東9市,吸引廣東省珠海、中山、深圳、廣州、肇慶、惠州、江門、佛山及東莞旅客來澳。目前廣東省旅客仍是本澳主要內地客源,她認為政府仍須細化旅遊推廣工作,除了針對廣東省和幾大主要城市做宣傳外,可以加強開拓其他內地市場的客源,「唔好來來去去都係那幾個大城市」。
借不同節慶活動打造文化旅遊
梁安琪又大讚今次「新馬路任我行活動」成功,認為可以定期舉行,例如新年、5月1日、10月1日等內地長假期期間舉辦,既可形成宣傳效果,又不會因舉行次數太頻密而對區內居民生活造成滋擾;政府更可以繼續透過本澳特色節慶盛事,例如在土地誕、觀音開庫、媽祖誕、端午節等中國傳統節慶,還有復活節、花地瑪聖像巡遊、聖誕節等西方節日舉行活動,打造澳門文化旅遊城市形象。

訪澳旅客增加帶動人資需求,近日不少零售服務業人士大呻人手不足影響經營,身兼澳娛綜合董事的梁安琪表示,目前旗下娛樂場的莊荷足夠應付需求,不過酒店、餐飲方面人手較為缺人,位於上葡京綜合渡假的澳門范思哲酒店更因為人手問題暫時未能營業,該公司近日已加緊招聘人手,填補職位空缺。不過她直言都遇到請人難問題,因為經濟開始復甦,勞動市場自然開始出現搶人情況,她呼籲本澳的年青人要不怕辛苦,從低做起,累積一定工作經驗會有上向流機會。
業界中小企可合作推優惠帶動社區經濟
今年政府預算預留6.5億元用作擴客源,根據市場情況作分配。當中,1.8億元補貼團隊遊、個人遊方面,部分預算用於與電商平台(OTA)合作,另亦有航空補貼(包括與澳門航空合作的「買一送一」和與其他航空公司的宣傳合作)、國際市場補貼等。儘管有聲音批評政府是「用錢買客」,不過當局強調有關補貼屬短期協助措施,預算用完便會停止有關資助,當業界可恢復營運能力後便不會再推相關補貼。
梁安琪認同,經濟復甦需要政府主導,但「大有大做,細有細做」,業界自身也要積極作出配合,全澳上下一心做好旅遊業。她又透露,較早前六博企有參與政府的拓客源工作,向訪澳旅客提供酒店優惠,每間酒店房價也只須400元1晚,目的就是希望吸引旅客重臨澳門,推動旅遊業復甦。
她並建議業界自身可以和本澳中小企合作,聯合推出消費優惠計劃,過去澳娛也有和本澳中小微企合作,例如入住新葡京酒店房,送沙梨頭某食店贈券,促進旅客進入社區消費和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