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香港的電子支付系統看澳門電子支付的優化方向﹙下﹚

讓我們繼續上周的話題,提到旅客八達通的 Smart Octopus 虛擬八達通卡,為何需要跟個別的手機支付錢包進行綁定?這是八達通商業策略上聰明之處,旅客的手機支付錢包背後,是香港境外的銀行、信用卡,當中涉及跨境支付和結算的流程。若八達通要參與跨境貨幣業務,不單成本高昂,必須親自與各銀行、信用卡公司進行談判,而且涉及金融管理法律管制問題,吃力不討好。然而跟手機支付錢包合作,不單豐富了手機的功能,也解決跟用戶端銀行卡或信用卡公司的對接問題。而且這些手機品牌也屬於主流,大家互利共羸。旅客八達通另一精彩的功能,是用戶可以將實體卡在半分鐘之內變成一張虛擬卡,存放在手機卡包內,隨時可以調出來拍卡付款;至於那張已轉移的實體卡,可以留為紀念或棄掉,原實體卡內的數額,在過程中也同時被轉移到虛擬卡內。

從上述通過手機應用程式,很方便地將實體電子支付卡連帶金額轉到手機內虛擬卡,是八達通另一件很有智慧的做法。對於旅客而言,離開後帶著一張實體卡回家並需負責一直保存好,一年最多才使用那幾次,每次都會忘記當中尚有多少餘額。若需要增值,在人生路不熟的地方找尋增值點,也是一種不便。萬一金額增值不夠,又要花額外時間去再次找增值點,浪費時間和氣力。而且,像內地那樣已習慣了無現金支付的生活模式,早已證明終極的便捷能刺激消費。旅客八達通手機應用程式就只有這兩三項功能,非常簡單直接,不需花巧;從中可看到電子支付的數字化革命,就是電子支付公司需要為客人提供簡單便利的途徑,有朝一日能將舊式的電子支付卡淘汰做好規劃和安排,與用戶更方便的選項,這是電子支付公司的責任。

除了旅客八達通之外,香港另有一項筆者覺得很不錯的電子支付做法,也值得為大家分享。作為來往國際機場的巴士線路,很多剛抵達的旅客未必懂得八達通,手上也沒有零錢乘坐巴士,哪怎麼辦呢?香港是在機場巴士上,同時提供可使用主要國際信用卡的終端!最近數年通行國際的信用卡都已是內置IC的電子卡,可讓用戶拍卡付款,對於來自全球的旅客而言,能讓他們以信用卡拍卡乘車也是很貼心的做法。這讓筆者想到,若澳門未來的旅遊定位同時兼顧來自中國內地、國際的旅客時,在電子支付方面,實在有很多事情可以早作準備,而香港的實例足可以借鑑。當然八達通也不是完美,筆者很快就觀察到不少問題,然而,不走出第一步又怎能有更好的第二步呢?

作者: 澳門大灣區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 陳永健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