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思「春節」一種情感交流的媒介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放鞭炮、打掃房屋、穿新衣、貼對聯等民俗活動在北宋時期已然能感受到濃濃的年味兒。自堯舜時稱「載」,夏代稱「歲」,商代稱「祀」,周代稱「年」,直到漢代,春節就成了中國一個傳承且穩定的節日,人們慶祝豐收、祭神祭祖、久別相聚、彼此祝福。

立足於現實與歷史之間,近些年,春節的年味兒似乎變得越來越淡。根據近期的一項調查,只有16.7%的人認為春節是一個放鬆的假期,更有9.8%的人認為春節是一個辛苦的節日。技術的進步讓時間和空間不再是阻隔人之間溝通的障礙。信息化、媒介化、城市化的爆炸式發展,使人們生活節奏不斷加快,過年回家團圓不再是春節的必選項,兩地過年成了越來越多家庭和代際之間的選擇。而本文则想通過年味兒逐漸變淡的社會現象,引出對「春節」的重新思考,喚起可能被大家忽略或遺忘的一些東西。

筆者認為,從傳播學角度出發,「春節」不再是單一節日的問題,也不是放鞭炮、貼春聯等民俗活動的集合,「春節」本身就是一種媒介。如果把「春節」視為一種媒介,它是一種什麼樣的媒介呢?它又是由什麼組成呢?「春節」媒介不是像廣播、電視、報紙等大眾媒介獲取資訊和提供資訊;也不是交流資訊和交流情感的中介。「春節」是由人、物理空間、人與人之間的對話、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四者共同構成。換而言之,「春節」這種媒介需要人與人在物理空間裏才能發揮其媒介的作用,就像古希臘時期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只有在城邦內才能完成。

突出「春節」物理空間的重要性,是發現越來越多選擇異地過年的人們通過文字、視頻等方式通過網路相聚。技術的進步雖然縮短了時空距離,但同時這種跨越時空的相聚也拉遠了人與人、心與心之間的距離。每一種技術都有其一套內在的邏輯和使用準則,通過技術的溝通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具有同一性和統一性,我們的思想、情感、欲望和行動正在被機器人化,我們正處於一個萬物都曾為真實卻消散為虛空的世界。

立足於對「春節」的再思,是要試圖找要到一種新思路。「春節」作為人、物理空間、對話、關係的共同體和生命體,可以重新喚起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意義,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關係變顯得更為真實和具體。「春節」需要親人們在具體的物理空間中,進行深度的語言溝通和話語交流才能充分發揮媒介的作用。「春節」是一種情感交流的媒介,更是一次和家人團聚,感受親情的重要機會。

作者:姜磊  博士研究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