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自殺案增 最小求助者為10歲 婦聯籲政府關注居民精神情緒壓力

疫情增加居民心理和情緒壓力

去年婦聯心理治療中心一共向908個求助個案提供服務,當中683人為全新求助個案,今年上半年新個案中9成是情緒困擾;今年上半年新求助者中,有99人表示曾有傷害自己或輕生念頭或行動,自殘議題中年紀最細的只有8歲,自殺議題中年紀最細的只有10歲。婦聯籲政府進一步了解和關注市民在疫情下造成的精神和情緒壓力,拓展不同形式的社區心理健康服務,以提高市民對關注自身及親友的心理健康,及早預防嚴重的精神疾患。

婦聯心理治療中心昨日下午舉辦10周年記者招待會,婦聯副理事長、議員黃潔貞,中心主任暨註冊心理治療師劉振峰及註冊心理治療師馮正安,介紹了中心過去1年的工作成效及預期未來發展,包括2021年心理治療服務統計、2021年至今的推廣活動等。

婦聯昨就心理治療中心開辦10周年舉行記者會

中心10年接收逾3,300個案

劉振峰介紹時表示,婦聯心理治療中心成立至今已10年,截至今年6月,接收的個案數已超過3,300宗,面談總人次超過3.2萬人次。中心於2021年一共向908個求助個案提供服務,當中新求助總數為683人,預約面談總次數為3,058次。

婦聯昨慶祝心理治療中心開辦10周年

在2022年的首半年中,超過9成求助者都有與情緒相關的困擾;亦有8成求助者在關係議題上面對不同程度的困擾,包括家庭關係、婚姻問題、人際關係及感情問題。受工作與學業壓力困擾的求助者比例分別為13%和15%。

此外,於新求助者中有34%共99人表示曾有傷害自己或輕生念頭或行動,其中有40%共40人為未成年學生,自殘議題中年紀最細的只有8歲,自殺議題中年紀最細的只有10歲。

關注特殊學習需要兒童心理健康

婦聯心理治療中心成立至今,一直為本澳居民提供免費且專業的心理諮詢及治療服務,促進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質。中心繼續致力於對校園、社區和博企開展心理健康推廣和普及活動,2021年共進行心理健康推廣活動309場次,服務14,910人次;2022年開展心理健康推廣活動共104場次,共服務2,402人次;社區推廣佔58場,共服務1,082人次。

中心於2019年開始啟動「家校社融合、健康進校園」計劃,到全澳多間幼稚園、小學及中學展開心理健康推廣活動,於2021全年共進行143場次,共服務10,096人次;2022年上半年共開展46場次,共服務1,320人次,當中受歡迎的主題包括「預防校園欺凌」、「壓力、情緒及時間管理」、「如何面對逆境及解難」等。對比去年數據,兒童及青少年的求助比例從2020年的兩成多上升至現在的3成,相信與「家校社融合、健康進校園」計劃有關。

劉振峰表示,中心明年會繼續致力於提供個人心理治療服務,包括情緒困擾及各類型心理治療。在心理健康宣傳上,更專注心理健康普及化,特別是有特殊學習需要兒童的家庭,促進大眾對心理健康的認識。

倡拓展更多社區心理健康服務

黃潔貞表示,近年疫情不穩前提下,本地自殺個案頻率上升,社會對自殺問題的關注度亦隨之增加,政府有需要進一步了解和關注市民在疫情下造成的精神和情緒壓力;加上疫情社交活動減少,容易使主動性較低的市民更隱匿,建議可拓展不同形式的社區心理健康服務,以提高市民對關注自身及親友的心理健康,及早預防嚴重的精神疾患。

黃潔貞指出,據該中心的新求助數字統計,求助市民呈穩上升趨勢,顯示市民對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有所提升,及對民間式心理治療服務感到信任,故此,未來在政府大力推動心理健康的預防教育同時,須考慮因應市民實際需要及意願,合適分配資源調整對民間式機構心理治療的資助,重視對心理治療行業人才培養及專業提升。

建議訂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

黃潔貞建議,因應實際前往民間機構的求助人數,評估調整資助服務資源,更好發揮民間心理治療服務,早發現、早治療社區居民的心理精神健康,以及分流公營醫療壓力的作用。加強重視本土心理治療行業發展,持續培育更多有資歷及素質的心理人員,以應對日後市民不同層面的精神健康需要。

她並建議,增加更多不同類型的社區宣傳,如線上及線下活動,對不同群體及環境條件制定相應措施,從多類形式活動提升各類人群對精神健康的認知,發揮民力,鼓勵市民多關懷親友,認真傾聽家人和朋友生活所需和困難,當懷疑親友情緒不穩時,及時聯繫專業人士提供協助;制定「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研究向特定人群引入心理篩查,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提升政府尋找隱蔽的高危自殺及自殘人士的主動性等。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