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發展的淺見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在幾許風雨過後,終迎來一周歲,初見基石成果,確是來之不易。在新四大產業之一的特色金融上,由國家政策指導,各方政策扶持下,初見各大金融機構陸續於深合區開展工作進程。對未來澳門金融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儲備力量。

特色金融的發展方向具有多元性,同時對數字化的轉型具其必要性,尤在新冠疫情下,全球經濟消費行為變化,突顯出數字化經濟將是下一個經濟趨勢。過去,澳門的金融人才大多集中於銀行及保險行業的財務策劃分析師、金融產品經理及風險管理其他專業崗位人員,相對科技培養及科技創新的思維較為欠缺。

對於數字化轉型上,確是由線下場景轉移至線下,由簡單的一對一支付延伸開來,繼而產生一系列的線上金融行為。說是簡單,但中間卻涉及眾多環節,由下而上乃至上而下,從數據、業務、人才、資金等的產業鏈均有關系,並需確保其管理風險的安全系數值。背後一連串的技術生態成了發展金融的重要支撐。

未來,粵澳深度區的金融及科技發展,需互相融合,需漸趨形成共建、共創及共享的生態網絡,摒棄過去獨立自我發展的觀念,同時,因場景的多變,人才的引入也需較以往的多元,畢竟,時代改變了,市場消費行為也產生了巨變。

作者: 澳門人文社會科學促進會政經委員會 吳超偉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