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車北上的配套思考

早於本年三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中,澳區八位人大代表聯署提出深化琴澳交通的建議,分別提出支持澳門輕軌延伸至內地軌道線網、進一步開放單牌車輛進入橫琴、設立恆常化的「琴澳民生專線」等建議,希望藉此推動澳門與深合區的交通互聯互通,促進更多澳門居民前往橫琴發展。
近日,澳門交通事務局表示「澳車北上」已經準備得「八八九九」,現正與廣東省有關部門進行做系統測試,希望澳門居民申請時可透過APP全程辦妥。然而,連同「澳車北上」一樣被受關注的「駕照互認"則沒那麼順利了,現時在硬件技術上,單牌車輛可以通過申辦前往橫琴,為進一步的澳車北上起示範作用;但在軟件駕駕駛執照上,則需要駕駛者考取內地的駕駛執照。要真正推動好澳車北上,需要有互認駕照的配合。因此,對有意駕車北上的居民來說,不能互認駕照,實質影響了有意北上發展及居住的澳門居民,駕照互認無疑是減省了不少手續及考取駕照的煩惱,從大方向來說更是實現大灣區互聯互動的重要關節點,屬利屬弊顯而易見。 當然,駕照互認的問題早在澳門坊間討論多時,當中以可能增加交通壓力、內地外僱在澳駕車等為由,形成「未有共識」之勢。以鄰近的台灣地區為例,選擇自駕遊的原因在於租車及泊車方便,交通情況舒適,讓駕車成為旅遊體驗的一部份。然而,作為澳門駕駛者都知道,泊車難、塞車等問題已為每天用車人士的一系列煩惱,不在澳門生活、不熟悉本澳情況的旅客,會選擇駕車前來體驗本澳的交通狀況嗎?還是選擇行走小城、乘坐多站多線的公交,以及隨處可見的的士呢?答案,不言而喻。
澳門人文社會科學促進會政經委員會 黃萬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