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文遺保護不是要讓它不改變

《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論集》昨舉行新書發行儀式

文化局於2020年6月更新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新增55個項目列入上述清單,列入澳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項目共有70個。澳門城市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王忠昨日表示,澳門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上的保護工作起步很早、有法制的保護,在普查方面也做得非常扎實。但他指,傳統的手工藝類,例如雕刻,由於純手工製作,跟時代要求的效率、批量生產有一些距離,是後續需要關注的項目。

王忠

認為本澳非遺保護與保育工作比較領先

為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特區政府在制定本澳有關文化遺產保護的法律第11/2013號法律《文化遺產保護法》時,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納入為保護對象;目前,列入澳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項目共有70個、12個項目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王忠昨日出席《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論集》新書發行儀式時接受訪問表示,澳門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上的保護工作起步很早、有法制的保護,在普查方面也做得非常扎實;包括在《文化遺產保護法》中有專門章節,專門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保育作出規範,進入法治化軌道,在全世界屬於相對領先的工作。

文化遺產保護不是要讓它不去改變

他續指,與民生、經濟關係比較緊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存狀況是不錯的,例如飲食類、民生類,涉及經濟以及社區領域項目保存得比較好,但傳統的手工藝類,例如雕刻,由於純手工製作,跟時代要求的效率、批量生產有一些距離,是後續需要關注項目。又指,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傳承上,要跟當代生產、當代需求能夠接合起來,可能會令項目發生一些變化,所以,在「要不要創新的問題上,存在一些不同的意見。」他認為,文化不斷發展,跟社會、百姓需要關聯起來,所以不停進化、演進,是正常的;在傳承上要明確,「文化遺產保護不是要讓它放到冰箱、冷藏裡面,讓它不去改變,這是不對的。」

至於怎樣發展?王忠認為,要與社會需求關連起來,了解社會需求。他提議,可以結合澳門本地歷史文化展示作品,在核心技術不變化下,適應社會時代作出調整。若項目在當下社會生活中逐漸淡出,此時需要政府給予大力支持,提供空間予相應人士作工作室,向社會傳遞、傳承技術,以及可以透過中小學,開展課外班,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承進入校園,從小學習。

由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與澳門城市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王忠主編的《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論集》,昨日假塔石體育館舉行「2022春季書香文化節」內舉行新書發行儀式;該兩位主編同時主講「澳門非遺與當代社會座談會」,讓市民增加對本澳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