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的智慧應用

澳門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能學會副理事長  陳永健

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見識過無人機,澳門去年舉辦的光影節,也首次利用無人機舉行表演。也聽說過現時很多軍事衝突中,也有利用無人機進行偵測、攻擊。然而,無人機的商業使用,不能不說內地有很多成熟的應用案例。

說到農業,我們國家數千年來都是農業大國,隨著經濟發展,人口愈來愈多,農村人口也因離鄉發展而大幅減少。怎樣的使用科技提升農業生產力,提升糧食產出,保障14億國民的糧食供應,是國家一直努力進行的工作。無人機的應用正好可以協助農民更有效率、更安全的完成耕種作業。在當今農業使用的無人機,可不是由農民自行親手進行操作的。而是通過5G作為通訊基礎,北斗定位系統進行精確的定位,無人機能自動的起飛降落。以噴灑農藥為例,若是以人手操作,不僅是效率低下;而且噴灑份量不夠精準均勻,容易浪費農藥;操作者也有吸入有毒農藥而產生危險的風險。

運作時,無人機先對目標農地進行測量,然後通過電腦運算,計算出最佳的路線、飛行高度、速度等資料,然後自動起飛進行農藥噴灑作業,過程中由電腦程序遙控操作,毋需人手,噴完後會自動返回降落。在添補農藥後,再回到先前斷藥點繼續完成餘下的路段。一台這樣的無人機,一小時可以完成120畝農地的作業;換著是人手進行,一個人一天下來最多只能完成接近100畝水稻田的噴藥工作,以一天9小時工作為例,無人機的效率是人工的100倍!

由於無人機的噴藥量,可以通過路線、飛行高度、速度等配合之下進行優化。例如無人機可以飛到距離水稻之上20厘米,均勻的噴灑農藥,令到整塊農地的噴藥量都可以精準覆蓋。若是使用人手,由於噴灑藥量不精確,噴藥成本每畝大約是10塊左右,但換上無人機後,在電腦計算加持之下,可以達到每畝成本6塊。當中不單大幅節省農藥成本,更能確保農藥份量不會超標,帶來食品安全的隱患。

除了噴灑農藥之外,無人機更可通過遙感設備,定期對農地進行測量,讓農業科技人員通過收集回來的大數據進行分析,提高農業的生產質量,為糧食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