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開賢提5建議加強灣區金融風險監管

高開賢

2022年全國兩會正在北京召開。面對銀行業信貸供給過剩、中小微企業貸款難、不良資產規模較大、進出口不確定性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加劇的情況,粵港澳大灣區應把深化信用體系建設作為強化金融風險監管的關鍵舉措。澳區全國人大代表高開賢就關於加強大灣區金融風險監管提出5點建議。

高開賢首先建議加大信用信息披露和共享力度,改善信用領域的信息不對稱,包括推進信用領域信息標準化建設,制定針對個人、企業及金融機構的信息披露要求;完善信用體系的信息共享機制;完善信用評價指標體系,保證信用評價的科學性、合理性和時效性。

其次,他建議加強信用基礎設施和金融系統的互聯互通,為防範金融風險提供數字化支持,包括強化數字化手段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搭建金融信用信息系統,為相關主體建立涵蓋信貸、債券等金融信用信息的金融信用報告,便利金融交易,同時金融機構可通過信用系統實時識別、監測金融風險;推動大灣區各地方信用平台開設金融板塊,強化信用體系與各類金融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大力推進信用融資服務;積極探索各類信用權益性融資工具。

第三,加強信用法律基礎設施建設,強化信用社會意識,助力金融風險監管。如完善現行法律法規,界定信用體系概念,明確信用體系參與主體及相應的權利與義務,規範公共信用信息和市場信用信息歸集、管理和應用,實現信用信息的有效共享和應用,最大程度保障信用體系監管金融風險的能力;建立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引入信用修復機制;強化誠信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信用氛圍。

第四,深化信用體系建設,完善金融風險監管,搭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良好外部環境。要加強信用評價結果的應用,拓展信用應用場景,聯合政府財政支出、金融機構扶持政策等形成多方信用聯合激勵、懲戒機制,並打通信用體系監管金融風險的渠道;加強大灣區信用體系建設,加快跨地區、跨行業信用體系的深化建設,強化信用體系在跨境金融風險識別、監管等環節的作用;通過信用評價指標體系產生市場化遴選機制,保留信用評價較為優秀的企業,規避金融風險堆積放大;綜合運用財稅金融手段,構建開放的信用組織體系與配套政策體系,推進大灣區信用金融創新與發展,編制大灣區金融信用風險指數,為監管大灣區金融風險提供新方式。

最後,高開賢建議推進信用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強化信用社會共治,提升信用監管金融風險的能力。積極引用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保障數據真實可信,開發信用報告和定制類信用產品,發揮信用在金融風險識別、監測、管理、處置等環節的作用,開展風險管理、管理咨詢等信用增值服務,滿足市場對信用的高層次需求。同時,要積極利用區塊鏈、大數據等技術構建去中心化的、多方參與的信用體系,為社會共治信用體系提供有效路徑,提升信用監管金融風險的效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