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形制介紹—秦漢時期 (上)

素紗綿衣(互聯網圖片)

上期我們介紹了穿衣層次的概念,這期開始正式講解朝代漢服形制,介紹漢服形制的內容可能會有比較多專有名詞同時搭配出土文物講解,我會盡量用顯淺及歸納的方式介紹,有興趣進一步了解讀者可對相關出土文物進行考證及對專有名詞進行延伸查閱。首先為大家介紹的是秦漢時期。

秦漢時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是中國秦朝和漢朝的並稱,該時期結束了春秋戰國的分裂局面,廢除西周封建制,確立了中央集權。服飾以上下連裳的深衣制為主,以腰帶固定。衣領部分多為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裡衣。如穿幾件衣服,每層領子必露於外,最多的達三層以上,現代又稱三重衣。這時期關於漢服的出土的文物較少,我們主要以先秦式和西漢式為例。

先秦式的上衣部分,第一層衣物為「襦」。長襦是馬山墓主貼身穿著一種身長及膝的分裁夾衣(報告文物編號N23深黃絹面夾衣),身長約101cm,長約及膝,故稱「長襦」,領子寬度適中,袖口最窄處19cm,為分裁直裾式。這裡分裁是指衣裳連屬,即上衣和下裳縫連在一起,與其相對應的通裁是指上下衣之間無接縫,通體直裁的一類形制。這裡的裙裾為直形剪裁,故稱「直裾」。先秦式的汗襦,是衫子未出現前的貼身衣物,為單層,亦稱單襦、襜襦,衫子出現後和衫子並列了一段時期。先秦式第二層衣物為「衣」,分為繞襟款(見馬山N10人鳳鳥花卉紋繡淺黃絹面綿袍)和不繞襟款(見馬山N1素紗綿衣),相當於當時的外套,單層叫「禪衣」,雙層叫「祫衣」,填充絲綿的叫「複衣」。「衣」的特徵都是分裁制,直裾,長到地面或拖地都有,穿於「襦」之外。先秦式還有一類暫時無法定名「C型」(見馬山N15小菱形紋錦面綿袍),為第三層衣物,此類衣物衣長在170到200左右,穿起來必然拖地,通袖極長,最短246cm,最長達345cm,因袖長與袖型穿著起來會在手上堆積,衣長拖地則導致上身後可於前身的開岔處,露出裡層衣物。之後是先秦式的下裳部分,第一層為褲,後世指和襠褲(見上村嶺虢國墓出土棉麻褲),第二層為袴,又可寫為絝,後世袴專指開襠褲(見馬山楚墓出土開襠褲),袴的主要作用有保暖禦寒、防污等。此時期袴常見與襦做搭配,文獻中稱之為「襦袴」。第三層為裙,交輸裙/交窬裙是全幅布對角斜裁後,形成兩個直角梯形,以上窄下寬方式拼接而成的裙裳。此時襦穿於裙外,長衣覆體,顯得更為端莊。

作者簡介:

堂主

大灣區漢服節」發起人、「傳統漢服文化歷史與發展簡介」導師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