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基建設高峰論壇周三揭幕 參展規模較上屆增長兩成

國際基建設高峰論壇新聞發佈會
由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和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共同主辦的「第13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將於9月28至29日在澳門舉辦,約1,300名來自全球基建範疇的政、商、學界精英出席,參展規模較上屆增長約20%,促進國際業界互聯互通的合作。主辦方昨日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展覽詳情。
據介紹,第13屆國際基建論壇以「共建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的基礎設施」為主題,將有逾1,300名嘉賓參會,當中包括來自全球多個地區的政府機構、20家金融機構、70多家全球國際承包商250強及600多家行業及產業鏈企業機構的領導和高管參與,結合線上視頻直播、圖文直播等元素,促進參展企業、投資者、項目和觀眾的高效對接。參展規模較上屆增長約20%,匯聚了眾多行業及產業鏈企業參展,並將安排商務配對和洽談區,融合展示、項目對接和會議洽談功能,為參展企業提供全方位支持。
活動首日將發佈《「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發展指數(2022)》及其報告,為國際基礎設施合作提供科學參考和趨勢引導,反映全球基建行業的新趨勢及新特點。期間還將舉行「國際基礎設施可持續促進機制」啟動儀式,引導和推動業界開展更多可持續的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落實「一帶一路」建設助力全球發展
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會長房秋晨介紹,由國家商務部主辦的第八屆中拉基礎設施合作論壇(中國—拉美加勒比基礎設施合作論壇)將繼續與本屆論壇同期舉辦。第13屆國際基建論壇以「共建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的基礎設施」為主題,落實習近平主席在第三次「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鞏固互聯互通合作基礎,拓展國際合作新空間,促進形成更多接地氣、聚人心的民生項目,推動實現更加強勁、綠色、健康的全球發展。

圍繞本屆論壇主題,以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主辦方精心組織安排各項活動,重點突出論壇在行業引領、業務促進、權威發佈和服務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為國際業界奉獻一場精彩、圓滿、安全的國際盛會。具體主要體現在:一是以共建「一帶一路」和「全球發展倡議」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二是創新務實,搭建更加靈活多樣、立體開放的業務促進平台;三是論壇的權威發佈和促進機制建設,為國際基礎設施合作提供科學參考和趨勢引導;四是突出「澳門角色」,助力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他指,論壇的各項籌備工作已經就緒。可以預見,本屆論壇必將再一次成為國際業界交流思想、獲取信息、發現機遇、促進合作的國際盛會;也必將對推動國際基礎設施合作,促進疫後世界各國經濟復蘇,助力實現可持續的全球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三方元素發揮會展業拉動效應
貿促局代主席余雨生則結合三方面的元素,亦即是澳門元素、跨界元素、中小企業元素,向大家介紹「第13屆國際基建論壇」的有關安排。第一,澳門元素方面,本屆基建論壇進一步豐富澳門元素,使活動和澳門經貿的聯動更為緊密,包括與本澳會展業界合作、首次創設面向內地基建行業代表的澳門會展業推廣活動;舉行以「建設澳門綠色智慧城市」為主題的平行論壇等。同時,由於本屆活動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管理機構在去年9月17日揭牌後第一次舉辦的基建論壇,因此特別邀請了深合區城市規劃和建設局首次設立展位,介紹深合區的項目建設和發展概況;第二,跨界元素方面,澳門貿促局現階段各項工作都圍繞一個主軸,助力多個行業的恢復,而善用跨界元素,促進「產業+會展」跨界聯動,是落實有關工作的其中一個方向,希望透過舉辦基建論壇,不僅能帶動基建相關行業發展,亦能讓會展周邊行業受惠;第三中小企業元素,本屆基建論壇特別調整議程,以突出中小企業元素。其中,有一個平行論壇將聚焦內地、澳門和葡語國家的中小企業發展,探討如何提升企業的競爭能力和創新能力,推動中小企業的復甦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他又指出,中央日前推出了一系列惠澳措施,其中包括預計在今年10月底或11月初恢復內地訪澳自由行電子簽註申請,該措施便利了內地客商來澳參展參會。同時,中央也支持澳門加快推進重大基建項目,包括澳門輕軌東線從關閘延伸至青茂口岸、立項填海擴建澳門國際機場等,以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適逢「第13屆國際基建論壇」開幕,結合上述最新措施,預期將可為本屆論壇提供新的合作意向和新機遇,同時充分發揮會展業的拉動效應,助力本澳多行業恢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