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學會指護理專業生源面對不少競爭

本澳護士一直以來都存在人力不足的問題(資料圖片)

今年 5 月公佈 2021 年醫療統計中,根據衛生局註冊資料,2021 年本澳有 1,888 名醫生,按年增加 5.5%;護士有 2,742 名,按年增加 6.8%。每千人口分別對應 2.8 名醫生及 4.0名護士,各增加 0.2 名  。另本澳第二個五年規劃的諮詢文本中,本澳至 2025 年,按約有 72 萬名居民人口推算,需要每千人口有 4.2 名護士,目前與 2025 年的推算需求,仍有一定距離。澳門護士學會會長謝少英表示,本澳一直以來,護士都存在人力不足的問題,經過政府、醫療機構、護理教育機構等三方面共同努力,以及政府逐步增加資源,予護理教育機構增加招生名額,令每年招收護士學生數量有所增加。今年鏡湖護理學院遷至離島醫療綜合體後,已招生 180 多人,正式入讀約 160 人。她希望,招生數量增加的同時,年青人應該看到護理行業實質意義和未來前景,踴躍報讀護理專業,從而擴大澳門護士隊伍人力資源的力量。

本澳醫護比例去年有增加

根據衛生局的行政資料,2020 年本澳有 1,789 名醫生,按年減少 1.1%;護士有 2,568名,增加 3.1%。每千人口分別對應 2.6 名醫生及 3.8 名護士。2021 年本澳有 1,888 名醫生,按年增加 5.5%;護士有 2,742 名,增加 6.8%。每千人口分別對應 2.8 名醫生及 4.0名護士,各增加 0.2 名。本澳去年的護士比例,高於國家「十四五」中,至2025年護理事業發展新規劃中,每千人口註册護士數目達到 3.8 名,醫護比達到 1:1.2。但是,本澳護理專業隊伍中,有一部分是外僱護士,由於外僱護士的學習和工作環境不同,來澳工作需要時間適應和融入,因此,培養本地護士是有利於本澳可持續發展。

護理生源面對競爭

謝少英表示,本澳一直以來,護士都有一定數量的缺乏,由於社會發展,年青人升讀大學的渠道不斷增加、項目、科目的選擇亦不斷增加,相比下,護理工作需要輪值工作,並存在一定的工作風險,所以隨著社會發展,年青人選擇增加,這些都對護理行業選擇有所限制,因此,護理行業生源是有一定的競爭。

謝少英

她續指,經過政府、醫療、護理教育機構三方面共同努力,以及政府增加資源,予護理教育機構增加招生,今年護理學院遷至離島醫療綜合體後,入讀人數已有 160 人,大部分學生為本地生,少量為內地生。她又指,「疫情是一種好好的教材」,相信年青人經過疫情,可以看到護士勇於承擔責任以及不懼困難的專業精神。她希望,招生數量增加的同時,年青人可以看到護理行業實質意義所在,多參與報讀護理專業,增加澳門護士隊伍人力資源的力量。

大灣區有利護理人員專業的發展與交流

本澳正朝「深合區」和融入大灣區積極發展,謝少英認為,將來隨著大灣區的建設,可能會促進大灣區城市護理人員專業的發展與交流,但當中,需要考慮互認互補的問題,互補互認將是大方向。她更認為,護理人才互補互認是人才庫的儲備,人才互相交流,對專業發展也是有利。但需要注意,不同地區的護理人員到澳工作,可能存在對病人服務有差異,但是,內地、本澳的護理學院都有統一的國際標準教學要求,包括對學時、實習時數等。為了使外僱護士在保障病人安全的前題下盡快適應工作,入職後一般都由醫療機構作正規職前培訓,不希望有安全性隱患發生在病人身上。

目前,護士在澳門執業是受《醫療人員專業資格及執業註冊制度》法律規管,護士必需的取得合格的資格認可及執照後,方可從事法律規定的醫療人員業務。謝少英建議,特區政府在策略及方向上,考慮未來推動大灣區城市護理人員專業互認互補、專業發展,以利護理人才交流和專業發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