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穿衣層次簡介

漢服女裝穿衣層次樹 來源:漢服古墓仙女資訊平台

在開始介紹各個朝代漢服形制前,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漢服穿衣層次的概念,雖然我們鼓勵大家在日常生活可以進行混搭,但我認為前提是必須先了解正確的穿搭知識,在基礎知識牢固後才能更好的進行創新。

這裡我們以上衣下裳制的漢服女裝為例為大家進行層次的簡介:

第一層為貼身層—衫、褌(褲),類似時裝中打底衣、內褲,適應夏季穿著,款式也非常之多;第二層為保暖層—襦/襖、袴,類似時裝的秋衣秋褲、保暖內衣,適應春秋或冬季,該層基於保暖均為整袖(長袖);第三層為外著層—半袖/背子/背心/比甲/披風披襖、襠,類似時裝的馬甲、運動外套,也具備一定保暖功效,適應春秋冬;在第三層之內,還有一個變化層—裲襠、貼裡,為歷代漢服中會有偶然性出現,該層中衣物的層次可隨意調節,但不可越過第三層外。第四層為正裝層—長背子/圓領/鞠衣、裙,該層衣物均能擔任現代禮服的用途,類似西服外套、晚禮服,該層衣物有比較嚴格的製作要求,一般適用於正式場合;還有第五層及以上為盛裝層—帔/大衫、蔽膝,該層衣物是衣物中等級最高的,製作要求也極度嚴謹。

接下來說明女裝的傳統穿衣原則:

  • 穿衣需要從第一層開始逐層累加;
  • 可以採用跳躍法穿衣,如跳過第二層,直接用第一層配第三層的衣物或跳過第一層直接穿第二層;
  • 不可倒穿衣物,比如用第四層的衣物來給第三層打底;
  • 襖與衫具有互通性(單層為衫,厚層為襖)
  • 變化層不可超越到第三層衣物之外;
  • 衣物可同一層次「原地跳躍」重複穿著(俗稱疊穿),如裙外穿裙,襖外穿襖,衫外穿衫等;
  • 衣物可同一層次「同層跳躍」式重複穿著,此時同層次下衣物穿搭順序不做要求,如衫—襖(第二層)—襦(第二層)—第三層衣物。

隨著時代發展,人們喜歡講求穿衣自由,因此在現代日常生活中同袍們也都會有自行嘗試進行創新配搭的時候,但此時同袍一般對外介紹時會說明穿搭沒有遵循傳統穿衣層次,並且會給大家介紹自己的配搭方式及風格,這樣除了可以互相分享學習外,也不失為一種推廣漢服的方式,不過當大家在一些遵循傳統漢服制式、進行重大禮節的正式場合、或者作為漢服推廣大使對外進行傳統漢服展示時,就要記得遵守傳統穿衣原則了。

作者簡介:

堂主

「大灣區漢服節」發起人、「傳統漢服文化歷史與發展簡介」導師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