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藤金果映山鄉——探索貴陽修文獼猴桃產業如何走進粵港澳大灣區、走向世界

2025年8月31日上午,筆者一行人,驅車50餘公里,深入黔中腹地,修文之境,在群山環抱之間,一片片的獼猴桃園,在初秋的陽光照映下,沉甸甸的碩果舒展著蓬勃生機。筆者得以一窺這顆「綠寶石」從枝頭到市場的奇妙旅程。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修文縣地處北緯26°-27°之間,平均海拔1,200米,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賜予這裡充足的光照和降水,酸性土壤尤為適宜獼猴桃生長。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修文成為獼猴桃的「天然溫床」,他說:「這裡的獼猴桃是聽著山歌長大的。」行走在龍場鎮、紮佐鎮等獼猴桃主產區的種植園中,抬頭望見棚架上藤蔓交錯,累累果實綴滿枝頭。由於現在的獼猴桃結的果糖化率還沒有達到預期的時間,估計上市要到9月下旬,現農技人員正在實施精細化管護,疏果、套袋、監測土壤濕度,施農家肥和有機肥,全程無化肥、不打農藥,每一個環節都彰顯著現代農業的科技含量。令人驚喜的是,這裡的獼猴桃種植已全面推行綠色防控技術,太陽能殺蟲燈、生物誘劑取代了傳統農藥,保證了果品的天然品質。

筆者參觀貴陽修文獼猴桃園

修文獼猴桃的明星品種「貴長」可謂獨佔鰲頭。其果形修長,果肉翠綠,口感酸甜適中,維生素C含量高達每100克鮮果中含113毫克,遠高於普通品種。種植園負責人拿起一個即將成熟的果實自豪地介紹:「我們的獼猴桃已經獲得了國家地理標誌保護,每一顆都能追溯到具體的種植園塊。」產業鏈的延伸令人印象深刻。

除了鮮果銷售,修文還開發了獼猴桃果汁、果脯、果酒以及凍幹片等深加工產品,提升了產品的附加值。當地政府積極搭建電商平台,讓修文獼猴桃直達北上廣深等高端市場,甚至遠銷東南亞。

這位負責人說:「過去他們愁銷路,現在愁不夠賣!」尤為難得的是,獼猴桃產業已成為修文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種植園吸納了大量當地勞動力,果農年收入顯著提高。許多外出務工的青年紛紛返鄉創業,為鄉村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夕陽西下,餘暉灑滿果園。藤蔓間閃爍的金色果實,不僅是自然的饋贈,更是修文人用智慧與汗水澆灌的希望。這顆小小的獼猴桃,正承載著山鄉百姓的美好生活願景,吸引粵港澳大灣區及世界各地的人們走進中國貴州貴陽,同時貴陽也走向粵港澳大灣區、走向更加廣闊的世界。實現修文獼猴桃與世界的雙向奔赴。

本報駐貴州記者 葉紅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