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署擬重開露天茶座准照申請 商會冀加快審批助振興社區經濟

現時有20間食店持有露天茶座准照
為配合城市的發展及確保公共街道的良好通行條件,市政署於2009年決定暫不再接受新的露天茶座准照申請,為此現時本澳約20間食肆持露天茶座准照。較早前市政署與業界開會,就重開露天茶座牌照申請交流意見。澳門餐飲業聯合商會希望市政署加快審批進度,訂明和清晰相關指引,例如放寬露天茶座開放時間,相信能吸引更多旅客來澳和振興社區消費信心,助力建設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以及澳門美食之都的發展。
澳門餐飲業聯合商會昨舉行「露天茶座記者招待會」,澳門餐飲業聯合商會會長陳澤武、理事長李汝榮、副會長楊景開、副理事長馮健富、何家慶、李瑞娜等出席。

現時露天茶座准照是由市政署負責接受申請和審批,審批時間約30個工作天。在官網的申請須知中,當局列明禁止露天茶座在每日凌晨1時至早上6時對外開放,每日使用有關公地後應立即清理現場,客人服務區內必須設置有蓋容器以收集垃圾,露天茶座准照為不可轉讓及不可搬遷等。
市政署並在相關申請網頁上註明:隨著近年澳門社會的較快發展,居住人口及外來遊客與日俱增,為配合城市的發展及確保公共街道的良好通行條件,市政署原則上暫不會考慮全面接受新的露天茶座准照申請。然而,對於開設在合適的區域或特定項目的露天茶座准照申請,市政署則持開放態度,並對相關申請作出分析研究,在確保未有對公共安全、公共衛生及環境保護構成影響的前提下,方考慮對其發出露天茶座准照。
露天茶座有助餐飲業發展
陳澤武透露,大約兩星期前,市政署與餐飲業界開會,就露天茶座牌照重開申請交流意見。他介紹指,食肆設露天茶座需要申請牌照,當局由2004年開始發出相關牌照,但自2009年起停止發牌,可能因衛生和當時城市發展定位不匹配等原因所致,因此目前只有約20間食肆持有露天茶座准照,例如現時南灣大馬路附近的馬統領街,多間食店門外用黃線劃有露天茶座區。有見隨着訪澳客量上升,旅客對旅遊的體驗越來越重視,加上澳門於2017年已獲評定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美食之都,業界一直希望政府能重開相關牌照申請等,市政署終於近日表示考慮重開露天茶座發牌。
陳澤武稱,業界樂見爭取多年終於成事,希望當局能加快重新接受新申請的步伐和訂明清晰指引。為盡量減少擾民程度,建議可以試點先審批一些店外有較寬闊空間的店舖,例如路氹區,讓旅客有較佳的遊澳經驗同時,相信對餐飲業發展都有幫助。他又呼籲業界要自律,在露天茶座衛生、設計、街道融合上都要配合。

希望不擾民情況下放寬開放時間
李汝榮表示,業界多年來向政府爭取開新露天茶座申請,市政署表示會積極配合澳門發展美食之都、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城市定位。不少旅遊城市都有露天茶座,澳門氹仔和路環很適合設置露天茶座,吸引旅客休閒體驗澳門,他希望政府加快審批速度,當局在與業界交流意見時亦曾提及,未來審批後會對露天茶座進行持續監管,希望「放得開、管得住」,他並呼籲餐飲商戶能配合去做,共同打造澳門「美食之都」。
馮健富稱,現時不少本地客都希望豐富用餐體驗,嚮往具歐洲特色戶外用餐場所。澳門是中西文化並存的地方,露天茶座佈局和安排都非常合適。他希望在不擾民的情況下對部分條件放寬,例如營業時間,市政署建議露天茶座設置時間是每日上午9時至晚上9時,因應噪音法設定的不得產生噪音時間限制是晚上10時至翌日上午9時,業界希望部分地方可以放寬到晚上10時,不同地段希望有不同做法。
他又形容,現時業界經營困難,允食店設露天茶座,或對平價餐飲業、旅遊業發展有一定幫助。
至於露天茶座可否攜帶寵物入座?楊景開表示,現時澳門餐飲場所並無限制攜帶寵物入座,主要視乎餐廳是否允許,露天茶座同樣,他強調露天茶座是屬於餐飲店舖的延伸。
陳澤武補充,現時不少本地人都有養寵物習慣,認為澳門增加多一些戶外用餐空間,相信能吸引更多本地客光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