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高度警惕「太空油」毒品

早前,香港禁毒常務委員會公布,2024 年被呈報的吸毒人數為 5068 人,其中21 歲以下青少年被呈報吸毒人數對比2023年上升 8% ,由 664 人增至 720 人,當中有 226 人吸食「太空油」。「太空油」是一種廣義名稱,泛指含有依托咪酯(Etomidate)的煙油,通常會透過電子煙產品吸食。至於為何以「太空」命名,部份說法是吸食太空油後會「上頭」,魂遊太虛如「上太空」,不法分子常利用這些特別的詞語,淡化並吸引青年人嘗試新型毒品。
日前,更有網絡平台影片拍攝到一名13歲少女,在香港天水圍一輕鐵車廂內吞雲吐霧且神情呆滯,腳步浮浮離開車廂後在月台附近跌倒地上,其後香港警方發現該名少女身上有電子煙及一粒懷疑太空油毒品煙彈,隨即以涉嫌「藏有危險藥物」將她拘捕。
新型毒品日新月異、與時俱進,不論是成份及形式都呈現多樣化,讓青年人防不勝防。各地政府在不定期規管及更新毒品名單之餘,香港、澳門兩地政府均需定時公佈有關資訊,更新有關新型毒品的宣傳指引。特別是港澳每年接待大量遊客,有必要於各口岸的出入境位置,放設針對性的宣傳公告,讓港澳居民知悉最新情況外,亦令往來的旅客認識港澳相關法例及執法情況,以免誤闖法網並提高禁毒意識。
此外,最重要的是居民切勿以身示法,不法之徒一般會利用各種途徑方式作招徠,如開出一些低收入工作招聘,繼而表示另有高薪帶貨工作,續以「容易、快速、高收入」為誘因,以降低帶貨人的警惕,導致誤觸法網。而居民當接到此類「著數」時,需思考為何合法的物品需要另僱他人,又或者僱主自己不能帶貨?想必然是因為涉及違法行為,在個人加強警覺性之餘,亦要多了解身邊人是否亦遇到類似的工作邀請,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 現時澳門海關及治安當局,都已建立與各高校的防騙、禁毒等宣教合作,更於每年新生入學期間,在現時必須聽取的防騙講座的基礎下,加設防毒反毒講座內容,加強學生了解毒品害處之餘,更可提高普法意識,全面降低青少年因好奇、潮流等錯誤引導下接觸毒品,為預防毒品在社區傳播先打下「預防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