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達佩斯自由廣場:歷史與現代的交匯點

座落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市中心,距離波光粼粼的多瑙河水域僅三個街區之遙,有一片風景優美、樹木成蔭之地,擁有美麗的草地、噴水池和多座藝術雕像。這便是自由廣場(匈牙利文:Szabadság tér),它不僅是布達佩斯最引人入勝的景點之一,更是這座城市歷史與現代的交匯點,各種政治意識形態的角力場,見證了無數風雲變幻。
自由廣場距離國會大廈不遠,步行約三至五分鐘即可抵達。若計畫參觀國會大廈,不妨多花一小時,將自由廣場一併納入行程之中。
由國會大廈右方斜角位直行,便可到達廣場的一個入口,此處屹立著一尊前美國總統列根真人大小的銅像。列根銅像神態自若,大步向前,其面向的恰是另一邊的美國大使館。

經過列根銅像,再行幾步,便踏入了自由廣場。這個廣場面積大約有6個足球場大小,廣場中央大部分是一片綠意盎然的草地。筆者遊覽時,曾見幾對青年男女在滾草地,還有幾隻大狗在草地上自由奔跑。
自由廣場的草地豎立著一座頂部鑲嵌共產主義之星的方尖碑,這便是紀念紅軍「解放」匈牙利的紅軍紀念碑。自由廣場另一端有一座羅馬式屏風,屏風前矗立著大天使加百列和鷹的雕像,而雕像前方則是一個大型的地面噴水池,噴水池會不定時噴射出水柱,一群孩童便在噴水池內追逐戲水。這片看似寧靜祥和的廣場,在十九世紀末卻曾歷經布達佩斯史上最殘酷的壓迫事件。而眼前的景象,無不蘊含著背後政治意識形態力量的角力。
布達佩斯這座擁有近兩百萬居民的城市,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它原是凱爾特人的定居點,後來匈牙利人在西元九世紀移居此地,歷經羅馬帝國的統治、蒙古人的掠奪,以及世界大戰和共產主義革命的洗禮。而自由廣場,正是這片土地歷史變遷的見證者。

一七八六年,奧地利人在自由廣場的現址建造了一座巨大的軍營。這座軍營在匈牙利爭取獨立的鬥爭中扮演了血腥的角色,許多匈牙利人在這裡被監禁並處決,其中包括一位總理。然而,隨著一八六七年奧匈妥協的簽署,政府計劃拆除這座軍營,並於一八九七年最終完成拆除,騰出空間建造了如今的自由廣場。
進入二十世紀,自由廣場成為了抗議、革命和戰爭的場所。它見證了當地共產主義的興起與衰落,並豎立了紀念共產主義解放的紅軍紀念碑。隨著匈牙利脫離蘇聯獨立,這個紅軍紀念碑的去留成為匈牙利人乃至俄羅斯國家之間的角力點。親歐美陣營的匈牙利政團希望拆除紅軍紀念碑,但遭到親俄政權的反對,俄羅斯亦施加政治壓力,致使這個紅軍紀念碑前成為政治集會的熱點。由於雙方角力不下,這座帶有強烈蘇聯色彩的雕像,至今仍作為最後一座共產主義標誌的建築物屹立在廣場上。為了對抗這座紀念碑,親歐美陣營在公園入口建立了前面所講的前美國總統列根雕像,由於列根政治立場是反對共產主義,讓列根雕像面向紅軍紀念碑,以此作為反對蘇聯共產主義的政治宣示。

另一座備受爭議的雕像是大天使加百列和鷹的雕像,該雕像於二零一四年興建,作為紀念一九四四年猶太人被驅逐出境七十周年。那展翅的鷹代表德國,欲撲捕獵物般地向大天使加百列撲去。據解釋,這是匈牙利當局將自己之前配合德國納粹加害猶太人的歷史,描繪成匈牙利只是納粹侵略的受害者,企圖推卸對加害猶太人的責任。由於這座雕像在設計時並未徵求猶太人團體的意見,因此遭到了猶太人的強烈反對。匈牙利當局只得在午夜時分偷偷摸摸地竪立雕像。當地猶太人一覺醒來發現這座雕像,表現得相當不滿,雕像背後的羅馬式屏風的近半粗壯石柱子一夜之間被人「砍頭」。為了表達對雕像的不滿,有猶太人將在大屠殺中遇害的家人照片和用過的物品放置在雕像前面,作為無聲的抗議。
若你與筆者一樣,並非匈牙利人,亦對當地的政治不感興趣,那麼在自由廣場散步和休息無疑是不錯的選擇。不得不說,自由廣場周邊的建築風格多樣,各具特色。廣場東側的匈牙利國家銀行(Magyar Nemzeti Bank)是新興自由市場和資本主義的象徵。這座銀行負責管理國家貨幣,並致力於控制通貨膨脹和維持利率穩定。雖然對於遊客而言,除了匯率以外,這或許不會引起他們太大的興趣,但建築本身所展現的晚期古典主義風格,以及石灰石浮雕所描繪的商業、交換和金錢元素,卻令人嘆為觀止。
而對於需要護照或其他幫助的美國遊客來說,位於廣場附近的美國大使館無疑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地方。這座建於一九零零年的建築,自一九三五年以來一直是美國代表和外交官的駐地,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和歷史背景都值得一探究竟。

廣場西側的主要建築是證券交易所大樓,由匈牙利建築師伊格納茨·阿爾帕爾設計。這座建築在一九四八年蘇聯佔領布達佩斯並關閉證券交易所後,被改建為匈牙利電視攝影棚。廣場對面有一座與之風格相襯的建築,同樣以新古典主義風格建造,展現了阿爾帕爾卓越的設計才華。
自由廣場不僅是歷史的見證者,也是布達佩斯多元文化的融合之地。這裡還有幾家餐廳供遊客品嚐當地美食,如位於廣場中心的Hutte Café Terrace便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此外,廣場上還隨處可見噴泉、人行道和紀念碑,為遊客提供了豐富的視覺享受。
攝影/撰文: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