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仲輝建議政府每月派一千消費券 疊加再推消費大獎賞盤活社區經濟
本澳經濟正在逐步向好發展,但復甦進度不一,民生區中小企營商狀況恢復未如理想,不少商戶難以支撐紛紛結業離場,鋪位長期空置情況普遍。踏入2025年,新一屆特區政府上場,社會各界均希望政府推更多促進經濟措施,扶助中小企。其中,公用事業關注協會理事長鄭仲輝認為,最見效刺激社區經濟的方法便是派消費券,建議政府分12期,每月向居民派發1,000元消費券,再疊加考慮日後再推出全城消費大獎賞計劃,盤活社區經濟,令本地經濟維持最少一年的活力。
為了促進居民消費,改善澳門中小企經營,特區政府聯同澳門中總於2024年9月30日至12月29日期間推出的「全城消費大獎賞」促消費活動,活動期間的周一至周五,所有使用承辦單位電子錢包,並通過實名認證的用戶,在全澳線上線下商戶消費時,透過移動支付單筆實付滿50元,即可抽取電子優惠3次(每個實名認證錢包帳戶每周抽取優惠上限3次),抽取優惠機會每周六凌晨清零。獲取的電子優惠,須於緊接的周六、周日參與大獎賞的商戶使用。
對於活動成效,經濟及科技發展局代副局長陳祖榮較早前出席活動時透露,局方已著手就活動成效開展研判,並聘請第三方機構針對商戶及消費者的評價收集數據,相信短期內能夠向大眾公布消息。不過去年12月18日,澳門中總理事長馬志毅出席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時則表示,今次「全城消費大獎賞」活動有2.2萬家商戶參與,截至2024年12月15日,已核銷金額1.9億澳門元,帶動約9.4億元消費額,消費拉動率達5倍。較早前「北區周末消費大獎賞」為期20周的活動期間,2,975萬元被核銷,帶動北區商戶消費額約1.5億元,消費拉動率同樣達5倍,他預期今期「全城消費大獎賞」成效比「北區周末消費大獎賞」更好,可鼓勵本地居民周末留澳消費。
馬志毅日前更表示,希望適時再推出不同的優惠活動,特別在農曆新年後的消費淡季推出較適合,承接過年的消費力,讓商戶的信心延續。
鄭仲輝倡分12個月派消費券
「全城消費大獎賞」已於2024年12月29日結束,社會各界均認為活動對中小企有正面作用,特別是部分中小企食肆在周六日食客增加,生意有所好轉;零售業更是受惠,冀政府在2025年再推出類似活動。
公用事業關注協會理事長鄭仲輝表示,儘管澳門GDP和銀行存款數字驚人,但現時本澳市道並不理想,中小企經營困難,有意見指社區經費力差是源於居民北上消費成風所致,事實上內地經營成本比澳門低,且消費客源廣泛,澳門中小企「好難同人比」。
談到中小企現時面對最大的困難,鄭仲輝認為是民生消費力低,即使有旅客補充消費力,本地中小企仍然經營艱難。如果政府再不「出手」推出措施刺激本地消費,大部分中小企都很難生存,恐出現結業潮。他又指最見效的刺激社區消費方法就是派消費券,不單中小企受惠,本地居民也受惠。過去政府向居民一次過派發8,000消費券,他建議政府分12個月,每月發放1,000元,且不應限制居民消費地點。
鄭仲輝又指,澳門電子消費發展成熟,只要在澳門消費,不論是甚麼行業、甚麼店鋪,都可以受惠,這樣才能有助於促進社區消費氣氛,再疊加考慮日後再推出全城消費大獎賞計劃,令本地經濟可以維持最少一年的活力。
推消費計劃應兼顧多種支付模式
至於有意見反映,「全城消費大獎賞」期間,部分長者未能適用手機應用程式的移動支付,以致未能享用有關計劃,鄭仲輝認為,為兼顧不同消費者的使用習慣,他認為,若再推消費券、消費獎賞計劃時,可以同時設軟、硬兩種方式,即消費卡和手機移動支付方式。
他還期望,新一屆政府除了推動司法系統、電子政務進一步完善外,在公帑量入為出的原則下,為社會投放更多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