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9月完成跟進223投資計劃 招商局:投資者對澳旅遊業信心增

招商投資促進局主席余雨生、旅遊局代局長程衛東昨應邀出席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探討「一中心、一平台」工作。其中余雨生透露今年1至9月,當局的投資者「一站式」服務完成跟進223個投資計劃,同比上升15.5%;涉及投資金額約34億元,較去年同比上升188%,相關增長主要原因是有3個酒店項目完成,反映出投資者對本澳旅遊業的信心。

(左起)余雨生、程衛東出席《澳門講場》

余雨生介紹指,在「一平台」工作方面,5年來最重要工作是今年4月在澳舉辦中葡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以及簽訂新的經貿合作行動綱領。過去6個月,當局已到5個葡語國家來澳考察,當中今年7月在安哥拉與當地一間民企接洽,並在上周MIF展會期間,在澳設立葡語國家營運總部並舉行揭牌儀式,當局希望能帶動更多葡語國家企業在澳設營運總部。

1至9月投資計劃同比增11.5%

在招資引資方面,今年1月至9月,招商局的投資者「一站式」服務完成跟進223個投資計劃,比去年同期增15.5%;223個投資計劃涉及投資金額約34億澳門元,較去年同比升188%,即增幅達1.88倍,相關增長主要原因是有3個酒店項目完成,反映出投資者對澳門經濟發展,對澳門旅遊業的信心。上述中葡合作成果和招商引資工作成果,均是由多個部門協作取得的成果,通過由13個部門組成的跨部門機制完成。

會展客商進入社區方面,過去5年安排了71場社區導覽服務,帶動4萬多人次到社區,如品嘗地道美食、穿著華服打卡,以及今年中葡文化周新增快閃活動,也有舉辦葡語國家的產品展銷,客商均認為是非常獨立的體驗。

MIF服務核心對象是本地企業

對於有居民質疑MIF成效,指入場時肉眼見展位空蕩蕩,「無乜嘢睇」,且對本地中小企升級轉型作用不大。余雨生稱,當局虛心聆聽社會的意見,認同MIF解決不到整體經貿問題,但他強調,MIF是全球最權威的展覽業組織「國際展覽業協會(FUI)」的認證展會,入場人次數字不單要上報FUI,還要經第三方專業人士的審計。

余雨生謂,MIF舉辦至今已是第29屆,從來澳門企業都是MIF服務的核心對象,多年來當局一系列工作都是圍繞中小企開展,例如多年前特別設澳門本地企業專區,允本地企業可作現場銷售,有別於其他地區參展企業只能展示商品的要求,此外,為助力本地企業發展,展會期間並舉行不同行業領域的專場配對會。

招商局強調MIF服務核心對象是本地企業

首三季旅客近2,600萬人次優預期

程衛東表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早於2008年12月在《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中首次公布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定位。旅遊局於2015年開展《澳門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的編制工作,並於2021年及2024年進行兩次檢視,確保能夠配合國家及特區政府未來發展方向,成功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

特區政府於2023年11月公布《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2024-2028年)》,提出「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當中「1」為旅遊綜合休閒業,旅遊局就此規劃多項工作,包括「旅遊+」跨界融合發展、促進旅遊客源的多元化,以及深化與大灣區和深合區的合作等,不斷豐富「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內涵。

他又指,澳門憑自身獨特的優勢,加上文旅及會展等優秀資源,對吸引客源發揮積極作用。根據臨時數據,今年1月至9月的入境旅客約為25,941,367人次,按年上升30.2%,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5.9%。他形容是稍優於預期,當中國際客有167萬人次,恢復至2019年的七成。

「特種兵」並非遊澳主流方式

至於旅客結構方面,程衛東稱,現時旅客結構未有「戲劇性」變化,但呈年輕化、女性居多,旅遊目的則由觀光打卡轉為以休息放鬆、尋找美食為主。他強調「特種兵」並非遊澳的主流方式,疫前人均旅客消費約1,600元,今年上半年則達2,200元,增長四成。

程衛東表示,過去5年,雖然有部分時間受到疫情影響,但「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建設工作一直沒有鬆懈。例如特區政府成功舉辦10站「澳門周」,當中有6站在疫情期間成功舉行,積極宣傳「一中心」的內涵。在恢復正常通關以來,旅遊局持續加強國際市場推廣,今年完成日本東京、新加坡、印尼雅加達、韓國首爾、泰國曼谷和馬來西亞吉隆坡共6站海外路展活動。線上推廣方面,全網28個社交平台,包括大中華市場和國際多個市場設有社交媒體推廣專頁,向世界推廣澳門旅遊形象及優勢。

特區政府成功舉辦10站「澳門周」

程衛東又提到,今年中央公布一系列惠澳措施,澳門旅遊局和特區政府其他部門、旅遊業界繼續把握機遇,發揮「一中心」優勢,推動澳門旅遊業多元化及可持續發展。稍後,將會向各位聽眾朋友,進一步介紹特區政府建設「一中心」的具體成效。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