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青花成色的奧秘 藏于中國古陶瓷裡的成份「密碼」 (二)

關於蘇麻離青的產地,有人認為是西亞地區的波斯,也有人認為是非洲的索馬里( Somalia ),而其集散地則在西亞地區某地,鄭和于永樂時從南洋帶回的蘇麻離青很可能就是從這些商船上獲得的。成化朝所用的色料較為複雜,早期仍沿用蘇麻離青而帶有黑斑,後來就用蘇麻離青和陂塘青的混合料。到成化後期蘇麻離青的來源愈來愈困難,於是就全部改用陂塘青。這種青料產地于江西樂平縣,又稱平等青。正德時期所用的青花料已經知道的有兩種,一種是江西瑞州上高縣產的無名子,又叫石子青;另外一種是正德後期從雲南獲得的回青。回青又稱西域大青,美者亦名佛頭青,但回青不能單獨使用,必須和石子青混合使用。嘉靖官窯青花器大量燒造,主要使用回青和石子青的混合料,取得較好效果和評價。萬曆中期以後,可能因回青斷絕而改用浙江所產的浙料。在明代,國產鈷土礦不僅大量用於民窯青花,而且也成功地用於官窯青花的生產,取得這一成功的關鍵是採用了精煉工藝,使其品質大大提高之故。

康熙青料的來源未見古籍記載,但從雍正以來所用的青料都有記載,唐英《陶冶圖編次》說:「瓷器青花,霽青大釉悉籍青料,出浙江紹興、金華二府所屬諸山……」。此書成於乾隆八年,由此可知雍、乾所用的青料是浙江所產。

從化學成分看,青花成色料是含鈷、鐵、錳、銅等礦物元素的集合體,在磨制煆燒調和後,直接繪畫在瓷胎之上,罩上透明釉後進行燒制,才會呈現出我們能夠看到的青花藍色。當然,這與胎泥和鈷料加工與繪畫技術也有關係。

元代及明永宣時期的青花器物,在紋飾中會出現黑褐色且凹凸不平的斑點,為業內公認「蘇料」的特點。但對比觀察此種特點會發現,它多出現在大件器物的主要紋飾圖案中,如纏枝花卉的花朵、魚龍紋飾的鱗片等,而在輔助紋飾中卻極少出現。形成這一特點,其根本原因是古代匠人繪畫的技法問題。繪製輔助性紋飾時,畫師走筆速度快,一氣呵成,不會反復用筆,相比主體紋飾,同一範圍內青料使用更少,塗抹更薄,因此並不會產生「蘇料」斑點的現象。而在繪製大件器物的主體紋樣時,為突出主題圖案,畫師下筆的力度加大,走筆速度放慢,因此形成的線條加寬,並且還會用筆反復勾勒線條;若為了突出花朵、龍鱗等紋飾時,還會用一種特殊的技法,在當地稱為「塌水」,此種技法是用繪畫的鈷料在某一部位多次進行塗抹,以突出相應位置的立體感。也是因此,造成了此處鈷料的厚度超過輔助紋飾幾倍的現象。從而形成凹凸不平現像。 再加之當時鈷料的加工研磨不夠精細,就會在反復塗抹後的表面出現很多細小的青花料顆粒。在之後的燒造中,由於主體紋飾和輔助紋飾的燒造時間和溫度是一致的,輔助紋飾及用料較薄的小件器物,鈷料就會被充分的氧化還原而發出鈷料的本色,而通過「塌水」方法繪製的主要紋飾,鈷料常得不到充分的還原且有青料顆粒存在,從而無法充分發色,又加之胎泥鬆軟間隙大,鈷料會順著縫隙進入胎體,這樣就出現了凹凸不平、深入胎骨黑褐色的斑點,形成所謂明永宣時期「蘇料」的特點,這也是現在業界表述的「咬胎」現象。

通過以上的分析,出現永宣時期特殊現象的原因,完全是胎泥粗松、鈷料研磨不細、繪畫技法的特點、窯溫偏低四種因素疊加而成。是青花瓷器在景德鎮初創時期的必然結果,與鈷料的來源沒有任何關係。

作者:中國貴州肖連宇 MAB&RP博士名銜 《香港文藝》簽約攝影家 香港文學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教授 獲2024國家「金絲路」卓越藝術家(民俗非遺)稱號 2021年全球(華人)金牌攝影師 法國2019坎城國際攝影節金像獎得主 古玩鑒別專家 中醫藥世家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