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諮委倡草堆街民生及旅遊商鋪兼備 減低淡季對區內營商環境的影響

李仲言建議區內發展民生與旅遊類商鋪(資料圖片)

金沙中國於4月8日推出「草堆街創業方案大募集」,金沙中國將以最高一比二的比例,向優選企業分階段發放創業資助,金額上限為100萬澳門元,藉該計劃提供資金援助等一系列舉措,借「以大帶小」的營商理念,鼓勵本澳商界落戶草堆街,激活街區經濟,及鼓勵企業可持續發展。就該計劃,中區社諮委副召集人李仲言受訪表示,草堆街目前有約一半的商鋪處於空置,而營業中的商戶以民生類型商鋪為主。他建議,該計劃可以引入以旅客為主要銷售對象的商鋪,讓區內形成民生與旅遊商鋪兼備的營商環境,減低旅遊淡季對區內經濟的影響,也讓計劃起到不止曇花一現的效果。

「草堆街創業方案大募集」透過提供資金援助等一系列舉措,秉持「以大帶小」的營商理念,鼓勵本澳商界落戶草堆街,激活街區經濟,並以「古街·融舊·立新」為主題,讓這條別具歷史及文化價值的街道重啟繁華魅力。該計劃以公開招募的形式舉行,旨在推動本澳企業以上述主題為本,提交進駐草堆街的商業方案。為確保創業者可憑自身實力和構思走上創業之路,申請者需要自備不少於30萬澳門元的開業資本,進駐草堆街,金沙中國將以最高一比二的比例,向優選企業分階段發放創業資助,金額上限為100萬澳門元,以鼓勵企業可持續發展。評審團將以方案之創新創意、綜合可行性、獨特性、店鋪吸引力和可持續經營模式等實際條件作為評選準則。金沙中國將舉辦創業培訓課程等一系列活動,當中包括於4月17日免費開放予公眾參與的講解及技術交流會,由金沙中國派出代表向公眾介紹計劃內容, 4月20日至21日舉行「草堆街開放日」,讓創業者可藉此機會親訪草堆街一覽租賃店舖及了解街道的實際情況;並於5月6日舉辦兩場免費創業培訓課程,向公眾教授商業方案撰寫和商業演說技巧;「方案大募集」至5月31日。

金沙中國於4月8日公布「草堆街創業方案大募集」(資料圖片)

倡區內宜結合民生與旅遊類商鋪

李仲言表示,草堆街歷史悠久,清代粵海關關部行台及大馬頭稅館曾設於此,其後隨著人工填海造地,內港的海岸線不斷向外遷移,昔日屬於港口沿岸的草堆街一帶。現時草堆街一帶的空置商舖接近一半,經濟蕭條,亟需迎接一場變革,來改變現狀。

他認為,「草堆街創業方案大募集」善用了本澳歷史城區資源,特區政府要求6大休閑企業分別在舊城區選址,注入活化元素,打造特色景區,藉此透過透過特區政府各部門、博企、商戶、業主、居民共同協力進行充分溝通為草堆街一帶注入新動力,就街道的整體發展藍圖,共同出謀獻策,整合出最優發展方向,推動經濟及人流增長,以帶動舊城區經濟發展。

他續指,疫後民生區生意影響較大,發展草堆街經濟,不能只是單純打造一條商業街,吸引人流來打卡,卻不能真正滿足當地居民和外來旅客的消費需求。檢視過去不同類型的社區經濟活動,發現吸引旅客入民生區、舊區打卡難,要吸引其消費更難。故此,他提出,希望有關計劃可以起到持續的吸引力,以及可以透過新商戶的進駐,真正讓旅客消費,若以餐飲和零售行業作為切入點,相信將會成為帶動該區經濟的主要商業模式,尤其是零售行業,可以朝銷售具備當區特色的產品,例如利用當地歷史、文化元素設計出獨具創意的手信產品。反之,最終無差別銷售的結果只會難引回頭客再次關顧。

草堆街保留不少豐富的歷史元素,他反映,據其了解,區內商戶對於該區活化、帶旺人流感到高興,又指區內大部份以民生商店、街坊生意,校服、改衫店、玻璃公司、圖章、古玩、金飾店等,以民生經濟商鋪為主,未來估計,吸引新商戶落戶將集中在青創及初創企業,目標客源以旅客生意為主。

他希望,整個區有民生及旅客商戶,令區內不會因旅遊旺淡季而產生一個極端的效果,若只純做旅客生意,在旅遊淡季會經營慘淡,故希望兩種類別商鋪都存在在該區,令旺淡季都有基本人流,亦免受旅遊旺淡季影響到經營環境,故建議整改方案中除了應保留民生商舖,亦要增加旅遊商舖,將民生和旅遊兩項內容互相結合,較好地同時滿足當地民生需求,以及到訪旅客的消費和體驗需求,讓整個片區發展方向能平衡民生及旅遊發展所需,將來無論旅遊淡季及旺季都迎合當區經濟發展所需,才可以走出困境。他更加不希望該計劃只有曇花一現的情況,希望整個片區未來的經濟得到盤活。

李仲言

社區活化需官商民配合

對於會否憂慮該方案令區內租金飇升,影響區內原有民生類型店鋪或老店經營,李仲言反映,區內有經營的商鋪中以自置物業為主,預計該批商戶的經營未必會受到太大影響。「由於區內目前尚有近一半的商鋪處於空置,在本澳目前營商環境不太理想下,若要搞活一個舊城區,除了政府相關部門、活化計劃、消費計劃或社區項目等的著力推動外,要吸引新商戶的加入,商鋪業主的支持和配合力度也屬於相對重要的一環,業主在租金方面的優惠力度也很重要」,李仲言說。

他期望,業主可以以較優惠的租金吸引新商戶落戶,讓該計劃得到吸引新商戶進駐、減低區內商鋪空置率、盤活區內經濟和人流的雙贏效果。

官商民合力支持計劃

李仲言亦提出,在舊區經濟活化當中,一系列問題需要處理,包括商鋪裝修入則申請相關行政牌照,舊建築物間隔、供電、渠網、租金定位、街道美化、交通配套設施等,這些都需要官、民、商三方面共協力應對。

他建議,政府部門與專營公司共同協助區內商戶解決供電、排污及渠網等硬件問題,協助新商戶落戶;另一方面,在交通設施安排上也要考慮如何作出配合,未來需要官、商、民多溝通、緊密合作,讓規劃做得更好。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