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有利條件以守居民健康

隨著本澳老齡化加劇、工作壓力增加和速食文化等影響,高血壓、冠心病和心律失常等與循環系統疾病有關的疾病嚴重影響本澳居民的健康。據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衛生局2022年統計年刊數據指出,2018—2022年本澳居民因循環系統疾病而死亡的人數不斷增加,成為本澳居民第二號殺手。2022年因循環系統疾病而死亡的本澳居民同年增幅更達1.5倍。截止至2020 年,已登記的缺血性心臟病(冠心病)病人共有8,388名,佔當年年終總人口1.2%(男性1.5%,女性1%)。 2020年已登記患病人數比去年上升5.1%,過去五年平均增幅為4.9%。
近年來,心源性猝死的個案也常發於大型體育活動和節日盛事之中。心源性猝死搶救方法就是要恢復正常心律。心跳停止4-6分鐘,腦細胞就開始受損,超過10分鐘,腦組織壞死,可見即時的介入搶救尤其重要。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AED),是搶救心源性猝死的重要裝置,打開裝置,按照語音指示操作,把電極片貼好,語音會指示除顫時機和心肺復甦法(CPR)配合的時機,可提高恢復正常心律的機會、生存機會和減少腦缺血損傷。現時本澳主要出入境口岸、公共部門和公營機構,大多已添置了AED。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在2012/2013學年起已支持本澳各中、小學校添置AED,並在〈學校運作指南〉中,規範AED成為本澳院校健康工作室應配備緊急救護的設備,保障師生和居民的身體健康。
5分鐘內為心源性猝死的「黃金急救時間」,故AED的可易得性和可操作性尤為重要。除應繼續加大AED的社區投放,考慮強制本澳所有院校、托兒所、社區服務中心均需設置AED外,亦應完善相關設備的曝光率。結合現有的APP如〈巴士報站〉、〈感受澳門〉和〈一戶通〉等手機應用程式,讓居民和旅客在緊急情況下更為容易知悉AED的存放位置、設備狀況和緊急使用方法,打破AED在物理層面應用上的障礙。另一方面疏通施援者的心理障礙更為重要,為施援者在合理操作下作出應有的法理保障,讓其從可用、會用到敢用,使每個人都能在心源性猝死的個案發生時,能果斷使用AED作出施援,以守護本澳居民的健康。
作者:倫國基 時事評論員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