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海事協調會議共建灣區海上安全

粵澳海事部門參觀香港飛行服務隊總部
為加強內地、香港、澳門的水上交通安全合作,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水上交通安全。粵港澳大灣區海事工作協調會議上週於香港舉行,廣東海事局、香港海事處、深圳海事局,以及澳門海事及水務局代表出席,共同商討多項大灣區海事合作機制。
廣東海事局局長陳傳全、香港海事處處長王世發、深圳海事局局長王建華、澳門海事及水務局局長黃穗文等出席會議,內地、香港、澳門海事部門共同探討了多項大灣區海事合作的議題和項目,包括港澳籍船舶進出內地修造船廠的便利措施,大灣區非公約船舶檢查及船舶違章協查機制、防颱聯動機制、海事培訓合作,以及海事文化交流活動等議題。
加強三地資訊通報
在海事資訊協作方面,會上就水上交通安全資訊協作機制進行了討論,特別是船舶違法違規資訊的通報,舶船防颱風資訊、惡劣天氣水上交通管制措施資訊、海上險情應急處置資訊通報等,推進現有海事資訊的整合,加強智慧海事系統(澳門版)建設,實現海事資料互通。
會後粵澳海事部門也參觀了香港飛行服務隊總部,了解服務隊參與海上搜救時所用的飛行器和其他的搜救器材,並就搜救工作進行經驗交流和分享。
珠澳巡查內港錨地籲船東守法合規錨泊
此外,澳門海事及水務局聯同海關、珠海海事局和珠海市海洋綜合執法支隊日前聯合開展內港水上交通環境綜合治理執法行動,對內港一帶的船舶進行綜合巡查,並促請船東儘快改善船舶問題。
聯合行動連續兩週進行,珠澳雙方的相關部門,對內港一帶各自管轄海域的船舶進行綜合巡查行動,澳門海事及水務局派出海事人員及驗船人員巡查內港海域內長期錨泊的貨船、拖船、工程船和漁船共15艘,對船體狀況、救生、消防、通訊、航行及助航等設備進行排查,發現有11艘船舶的情況需要改善,當中2艘船舶沒有登記港,局方記錄船舶資料及設備情況,並促請船舶負責人採取即時和後續的糾正措施,例如維修船體、清除油污和維修儀器等。

海事及水務局強調,錨地內所有船舶必須符合適航條件,且符合澳門海事的相關規定,否則將被科處相應罰款。珠澳雙方海事部門會持續緊密地溝通合作,定期巡查及清理錨地,透過區域聯動方式,持續提升內港一帶海域的海事安全,為船舶營造良好的通航和錨泊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