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瓶只應宮中有 初顯民間露崢嶸
清乾隆鬥彩加粉彩暗八仙纏枝蓮紋天球瓶藏品,出自乾隆初年的禦窯,以天球瓶的形製燒造。2018年5月30日,香港蘇富比以1.306億港幣拍買出一個清代製天球瓶,蘇富比釋出的清乾隆粉彩九桃天球瓶的拍賣記錄,成為最貴天球瓶。
天球瓶,因圓球腹碩大,似從天降下來似的,故名。中國藝術美學,素來有「天圓地方」之說,此類鼓圓腹的瓶式,不啻蒼穹之妙喻。此藏品圓形口,長直頸,球形鼓腹,挖足。器型大氣恢宏,施青白釉,砂底無釉,先用青花繪主題卷草紋、纏枝蓮、菊花紋、蓮瓣紋等,在其線內填彩,色彩亮麗鮮豔。近足處飾蓮瓣一周,肩部飾如意雲肩,內繪花卉紋。頸部飾如意瓔珞紋,口沿畫黃地綠彩如意雲頭一周。底部書「大清乾隆年製」六字篆書款。
此瓶造型獨特,瓶上飾以細緻柔美的鬥彩及粉彩紋飾,以淡雅青花勾勒絢麗明豔的釉上彩,工藝繁縟,製作難度極大。除了做工一流、器型敦碩、端凝典雅,上面的紋飾精美吉祥,用色亦極具功力,既能烘托部份構圖元素,但整體畫面仍清新脫俗,是乾隆時期工藝的巔峰之作,世間罕見,令人歎為觀止。
「圓柱形瓶頸配以渾圓飽滿的瓶身,肩頸交接處的角度俐落。由於塑形時瓶頸容易坍塌,故對工藝非常講究。能製作出器型碩大而頸身筆直的天球瓶,的確是巧奪天工」。這只乾隆禦製天球瓶,除了頸部描繪佛教圖案,腹部還飾以八件道教法寶,反映出清朝時期佛教和道教並行的狀況。
據《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造辦處記載:「乾隆三年六月二十五日,七品首領薩木哈,催總白世秀來說,太監高玉交……五彩放大暗八仙天球樽一件……俱照樣燒造送來。燒造完時,再將交出原磁器繳回,仍交磁器庫……欽此」。根據這些記載分析,此處記錄的極有可能便是此件天球瓶,因而更顯珍貴。 黔藝苑擁有器型、尺寸、色彩、佈局、風格、底款都十分相似同款藏品。
作者:肖連宇 影藝學博士 國際金牌攝影師 法國2019坎城攝影節金像獎得主 退休公務員、藥學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