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京東方看科技企業生存之道
京東方的談論已進入第五周,這家企業可以成為談資的東西太多了。有沒有想過一間企業的壽命大概有多少年?能夠進入每年著名的「財富」的世界500強企業(即Fortune 500)是多麼了不起的成就。這是由美國知名雜誌「財富(Fortune)」自1955年開始每年根據企業的營業額來為全球的企業進行排名,為首的500間企業絕對是世界級優秀企業。根據統計,財富世界500強企業的平均壽命為40-42年,1000強企業則是30年,能夠存活超過50年的只有2%左右,可見一家企業無論曾經多偉大,能夠「走下去」的確不容易。根據知名的「企業生命周期理論」中代表人物 Adizes所述,當一間企業成長到盛年期(內地稱為壯年期)時,企業結構化、制度化成熟,資金亦從緊張狀態變為充裕,企業內的財務部、法務部取得了話語權甚至企業的決策權,規模管理成為企業的日常,殊不知絕大部份企業正是由這陣子開始進入衰退。主要的原因來自內部,企業的成功孕育出自大自滿心態,對外部環境的變化出現麻痺現象,管理層對於進一步改革出現障礙。由於滿足於現狀,往往不能跳出舒適圈面對前路上的挑戰。京東方在這裡恰好相反,由於領導層高瞻遠足,對行業和市場的動態趨勢能及早作出相應部署。在必要時甚至推動內部大改革,務求企業能凝聚力量,不單能與時並進,更可憑先手準備而帶領行業,提高在行業的主導權。根據馬斯克所說,一家企業只要能掌握議價能力,就會是競爭的贏家。為甚麼要使用「蛻變」來解讀京東方,京東方先放棄舊有的國企制度,變成股份制企業,迎來第一次蛻變。在CRT電視如日中天的時候,及早知悉市場需求的急速改變帶來的風險,毅然走出國境成功進行「蛇吞象」式收購,改變賽道,敢於在國際上與其他國家級對手進行直接競爭,這是第二次蛻變。今天說起來是這麼的容易、理所當然,但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每一步都彰顯精準和勇敢的決定,不能以幸運來解釋。時至2013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大熱之際,京東方領導層再次看出經營危機,於是每年投下超過百億的研發資金,跳出舒適圈,以液晶顯示半導體技術的深度掌握,迎來第三次蛻變;通過顯示屏作為智慧終端,在背後建立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平台昂然進入AIOT領域,帶領液晶顯示行業走出新的一頁。近年來京東方在OCR文字辨識方面,京東方的準確度在國際權威ICDAR評測中位居第一。2022年京東方在歐洲計算機視覺會議的目標追蹤國際競賽中,分別獲得多項第一。2023年在人工智能算法範疇,京東方有13項技術獲得全球冠軍。最後,京東方更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的全球聰明公司榜。回看40年來,京東方的多番蛻變,不單讓它得以持續成功,讓企業壽命延續下去,更能創造價值,帶領行業挺進,很值得其他企業從中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