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壓歲錢的「年味」變成「錢味」
金龍賀歲,萬物更新。整個二月洋溢著新春的喜慶,但不少人卻患上了一種新型焦慮——壓歲錢。話題#給的壓歲錢快趕上1個月工資#衝上了微博熱搜,不少網友紛紛發帖,「為什麼壓歲錢越漲越高」、「少了拿不出手,多了又心疼」、「壓歲錢給200還是500」等言論層出不窮,背後隱含的是對壓歲錢本質的討論。
壓歲錢始於漢代,是特別鑄造的「壓勝錢」,只用來佩戴和玩耍,不能流通。唐代宮廷內開始給真正的錢,但是立春日才給,並非春節。宋代該習俗傳入民間,到了明清,終於成為了春節的「標配」。壓歲錢作為中國傳統年俗文化中獨有的一種儀式,傳遞出親長愛幼、團圓祝福的寓意。長輩給晚輩壓歲錢,寓意著「壓住邪祟」,紅包裡包裹著遠離疾病、健康成長、平安如意的美好祝福,承載著對年幼一代的關心關愛和殷殷期待。
隨著經濟增長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別是最近幾年,給孩子們的壓歲錢也水漲船高,不僅成為老年人的經濟負擔,也讓很多年輕人倍感壓力。年過七旬的周伯表示,孫輩加起來快20人,壓歲錢從20元一直漲到200元,自己靠種地的錢全用在壓歲錢上。也有網友27歲的王小姐分享,她家和老公家加起來有12個孩子要給壓歲錢,每人600元,光是給親戚孩子的壓歲錢就要7,200元,快趕上一個月工資了。
說到底,壓歲錢還是一筆「人情債」,尤其在社交媒體的影響下,壓歲錢的金額似乎變成衡量親情和友情的標準。這就完全偏離了壓歲錢的初衷,反而「壓」出了經濟負擔,也助長了攀比虛榮之風,直接影響孩子的金錢觀和價值觀,容易催生「紅包越大感情越好」的錯誤觀念。其實,年味不在於紅包的多少,壓歲錢的厚薄更不是衡量關係的標尺,關鍵是裡面包含了長輩對晚輩的新春祝福,這份真情值得珍視。我們需要提倡根據自身經濟情況給壓歲錢,不攀比、不跟風、不過度,不讓壓歲錢變成一種負擔和焦慮。
相信在很多人的童年,收到壓歲錢時的快樂是相通的,不是因為背後隱含的金額,而是一種過年的儀式感。守護好這份純真的快樂,就要守住壓歲錢傳承祝福的本意,守住背後的文化基因,不讓「年味」變成「錢味」,讓春節回歸溫馨、美好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