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黃疸病因與特徵

黃疸是指血清中膽紅素濃度升高,致使鞏膜、皮膚、黏膜以及其他組織和體液發生黃染的症狀和體徵。而引起黃疸的原因很多,但是否所有面色泛黃都一定是黃疸呢?答案是否定的。在臨床上存在着假性黃疸的可能,這可以是由於食物或藥物中某些物質的影響,如大量攝取胡蘿蔔、南瓜等含有大量胡蘿蔔素的食物,或者服用某些藥物,如某些抗生素、維生素等。這種黃疸的特點是只有皮膚呈現黃色,眼睛不會發黃,也不伴隨其他肝功能異常的症狀。

當血液中膽紅素濃度增高> 34.1 μmol/L引起鞏膜、皮膚、黏膜及其他組織和體液發生黃染時就可診斷為黃疸;當膽紅素超過正常值但<34.1 μmol/L時無肉眼黃疸,或稱為隱性或亞臨床黃疸。黃疸的主要原因包括:1. 肝臟疾病:肝臟病變導致膽紅素無法正常排出。常見的肝臟疾病有肝炎、肝硬化、肝癌等。2. 膽道疾病:膽道結石、膽管狹窄、膽囊炎等可阻礙膽紅素排泄。3. 血液病:血紅蛋白在衰老後分解產生的膽紅素無法正常轉運和代謝。常見的血液病有溶血性貧血、血型不合溶血等。4. 藥物和毒物:某些藥物和毒物會導致膽紅素代謝障礙。例如,一些抗生素、鎮靜劑和酒精等。5. 先天性異常:先天性膽道畸形或酶缺陷等也可能導致黃疸。一般情況下,30歲以下的年輕患者考慮為急性器質性疾病可能性較大,而65歲以上的老年患者多為結石和惡性腫瘤,其中男性多見於酒精性肝病、胰腺癌或肝細胞性肝癌、血色病等,而女性多見於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膽結石或自身免疫性肝炎等。

黃疸通常伴隨著一些其他症狀,這些症狀包括:1.由於黃疸常為肝功能障礙或膽道阻塞引起的,可能導致人體感到乏力和嗜睡。2.膽紅素積聚導致消化系統出現問題,如上腹部不適、脹氣、胃脹和消化不良等症狀。3.高膽紅素血症可使尿液變為深黃色。4.膽紅素積聚可引起膽結石或其他膽道疾病,這可能會導致腹痛和肝區不適。5.一些與黃疸有關的疾病可導致進食困難,食慾不佳和體重減輕等問題。當出現黃疸並有以下症狀或體徵時就應該要特別注意,醫護人員會通過檢查判斷病人有否引致危重疾病的趨向,如高熱常提示有細菌性感染;惡病質、消瘦、肝掌、男性乳房女性化及蜘蛛痣表明慢性肝病;肝縮小、觸及結節並有脾大則為肝硬化,而腫塊或淋巴結腫大可能為惡性腫瘤或其他浸潤性疾病;腹水可出現於肝硬化、惡性腫瘤等;觸診膽囊大常為惡性膽道梗阻;撲翼樣震顫和精神症狀則為肝病晚期等。

由於引起黃疸的病因多樣,臨床上除了病史及體徵外,常需結合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消化道內鏡檢查甚至組織活檢以明確病因,明確診斷才能給予最合適的治療方案,如患者有上述情況或疑問可向您的家庭醫生諮詢。

作者:廣慈醫療中心 陳嘉希 西醫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