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公共停車場調價計劃不會暫停 羅立文:會在適當時間推出

青茂口岸停車場已率先在去年12月7日起加價

坊間及議會對於交通事務局去年尾公布調升7個公共停車場的泊車收費,其中青茂口岸停車場收費於去年底調升的方案存在不少意見,包括對於能否透過調整收費令流轉率提升,亦有意見認為疫後經濟未完全復甦,停車場加價令市民百上加斤。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昨回應指,相關方案是「調整」部份公共停車場的收費,而非加價。沒有作公開諮詢的原因是,他相信社會對加價普遍不會贊成。他又指,已向交通諮詢委員會作諮詢,認為該諮詢組織具代表性。雖然社會對有關方案有不少反響,羅立文指,不會暫停相關計劃,但稱會在適當時間推出。

羅立文(右)及林衍新

立法會昨日舉行口頭質詢會議,當中,議員李靜儀及鄭安庭就交通事務局公布將會調升7個公共停車場的泊車收費提出質詢。李靜儀提出,政府帶頭加泊車費時機不合適,她指去年10月,交通事務局公布將會調升7個公共停車場的泊車收費,其中青茂口岸停車場收費已於去年調升。她引述當局指是要提高公共停車場的車位流動性,當中私家車日間和夜間每小時分別加2元和1元,電單車收費也會調升。有關方案在交通諮詢委員會討論時並非一致同意,居民普遍認為時機不合適,擔心政府帶頭加價引發的影響,她希望政府暫緩加價決定並多聽社會意見。

李靜儀

她還提出,部分將加價的停車場,並非全日全時段均屬高使用率,例如位處商業區的南灣栢湖停車場和新口岸宋玉生停車場,截至2023年11月,該兩停車場的私家車平均泊車率為43%和32%,晚間有多達300、400個車位可供使用,但政府仍提出夜晚泊車加價,令周邊居民即使在低使用率的夜間時段,若要「慳」泊車費則需刻意泊至較遠的停車場,令人不解。同樣地,電單車時租位亦需加價,難以理解與流動率有何關係,但確實加重了居民的生活開支。社會擔心在通脹加息環境下,是次加價並不是合適時機,或會帶動私人停車位租金上升,加重居民壓力,當局在研究加價時如何評估上述問題?是否會聽取居民意見暫緩加價決定,並與社會研究方案內容?政府在車位較缺且近年減少咪錶位的民生區內加停車場收費,居民難有其他選擇,無奈加重家庭開支,又或會嘗試在路邊兜圈等咪錶位,而減少泊入停車場,這是否與當局鼓勵多運用停車場、泊車路外化的方向背道而馳?當局有否研究相關有助提升流轉率或解決泊車難問題的可行建議,透過鼓勵而非純粹加價的措施,吸引居民分流和選擇。

鄭安庭反映,本地就業居民月工作收入還未恢復至疫情前水平,但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卻逐月上升,生活壓力大,故此時此刻調升公共停車場收費,並非適當時機。同時亦有社會聲音指出,政府在價格調整機制方面應更加公開透明。在車位流動性方面,政府近日表示,“調升價格,有助增加公共停車場車位的流動性”。有資料顯示,雖然截至2023年第二季,全澳共有60多個公共停車場,提供逾23,000個汽車泊車位及逾18,000個電單車泊車位,但有居民表示,部份人口密集的社區,停車場數量不足,使用公共停車場或者咪錶位作日常停泊,亦是無奈之舉。調升價格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居民的泊車需求,而是加重了居民的經濟負擔。在公共停車場的加價時間、加價幅度、加價決策方面,有何具體的機制?除了調整收費之外,政府在增加公共停車場車位流動性方面,有何更好的措施和辦法?他還建議,在停車場收費單位時間方面做出調整,由原來的按小時計費調整為按每15分鐘計費,制定更合理的計費方案,回應居民訴求。

鄭安庭

加價唔洗諮詢?羅司:諮詢無咩意思

羅立文直言,該7個調整收費停車場佔總體公共停車場數目約一成,是次屬「調整」方案,無需要諮詢市民的原因,因為他認為:「任何的加價,就算加1毫子,市民(消費者)都唔同會意。」故此,他認為,「諮詢無咩意思!」。但他補充,已向交通諮詢委員會作諮詢,認為該諮詢組織具代表性。他又指,不會暫停相關計劃,但會在適當時間推出。

交通事務局局長林衍新表示,近期多個公共停車場的流轉率有改善,青茂口岸公共停車場的使用率由88%降至83%,有部分車輛轉選用青洲坊公共停車場,青洲坊公共停車場的使用率由47%升至51%。

議員對該次收費調整缺公開諮詢感遺憾

議員謝誓宏提出,調整收費後,服務及質量同樣要提升,才能服眾。謝誓宏及議員顏奕恆均向政府提出,希望政府交待調價基制的考慮因素和加價幅度等。議員李良汪反映,調整收費後,部分公共停車場的流轉率未有大改善,如宋玉生廣場。反之,他認為政府在制定政策時,應由民生角度考慮,評估對民生、駕駛者的影響。議員林宇滔、高天賜均就「是次調整沒有公開諮詢」對羅立文表示感到遺憾,更認為政府提出的理據缺乏支援邏輯。高天賜認為,應該要撤銷有關方案。

羅立文認為,是次調整只是車主受到影響,他相信,市民購車前會考慮各樣行車開支及成本,也認為「有錢買車的市民是有財政能力的市民」。另外,目前,合法的公共及私人車位超過車輪(私家車)數目,強調有足夠車位之餘,還比車輪數目多出1萬多個。同時,政府仍會繼續興建停車場,只是舊區因缺乏地,沒有條件興建停車位。

羅立文又指,近期有部分公共停車場的硬件設施有提升,相關的開支由該公共停車的承批營運公司透過停車場收費支付,用於停車場管理、營運、維修、保養等。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